Recent Posts

2010年9月20日星期一

講飲講食

這幾天母親都沒有煮晚餐,她可不知道我為此煩了幾個晚上。

煩什麼呢?第一當然是開支,第二是,我不知道要到哪兒找東西來填飽肚子。

找一餐吃有許多難題,還有計算。例如我在回家時都可見到路邊一些館子,然而一個人孤身隻影摸上門,問題是極少有單座菜式,第二是那區的交通情況怎樣(是否會塞車、有泊車位?)

馬來西亞是美食天堂,這是那些高官或是對遊客說的廣告詞而已,但我想並不在吉隆坡可找到真正物廉價美的珍餚。即使吉隆坡有美食,也不會聚集在一地,而是東南西北天涯海角偏安一隅。

所以,當你在晚上八時後下班時,要到哪兒去解決一餐,然後無牽掛地回家休息呢?

到處都是的嘛嘛檔,你看著那紅艷艷的咖喱菜餚時,已覺得在灌著脂肪進肚子。若是煮炒麵食或炒飯類呢,那種鑊氣其實非常熱氣,會讓身體虛火上升。那麼西餐、快餐呢?份量又大,在晚上後更是大忌。

如果是中餐呢──麵食等的,就得跑到那些華人住宅區或是華人小販中心去,可是那種典型的華人小販中心最讓我受不了的是那些杯盤狼藉,然後老鼠與蟑螂四竄的髒亂惡況(在嘛嘛檔也是不少)

而現在吉隆坡,甚或是一些大城市等的餐館、小販中心、購物中心的美食天堂,其實準備食物的掌鑊者,都是外勞。即使是一些輕便處理的「料理」,都是外勞在負責下手。不是說外勞準備的食物就要歧視,問題是許多菜式少了一份心機、用心去準備,都是機械式、調味不足,或是偷工減料的貨色。

小販或餐飲業者都推說經濟不好,原料食物通通漲價,所以只有左省一些,右減一些,但我覺得是現在的餐飲業者在做食物時根本沒誠意、不用心,只圖賺取消費者的薄利而已。即使是一些門面裝潢到華貴、體面的餐館,皆是下下品。

特別是哪些滿街的舊街場等咖啡店,藉懷舊為名,千篇一律的菜單及日益減料的菜式與飲料,讓我越來越掃興。我現在完全已對這些舊街場類的咖啡店下了「禁制令」,這是我唯一能做的「制裁」。

對我來說,吉隆坡的美食是沒有口碑的,至少快滑跌到負水平了。

所以,在晚上覓食,選擇更少,加上那些健美雜誌或是gym友紛紛說:別在晚上8時後進食等云云的戒律,銘記在心,讓我的找吃出路更少了。

但難道真的不吃?我做不到,至少生理上總是有一個鬧鐘會定時敲醒著我:你還未吃晚餐,你還做一件每天都必須做的事情。晚餐,是一種生理義務。



其實並不是我嘴挑,我只是渴望著一些對食物最基本的要求,而不是那些馬馬虎虎捧上桌,然後還要另外代政府征收你服務費與銷售稅,讓你額外花費。

但是問題是,我是不知道怎樣選擇。街邊小吃的選擇乍看很多元,但合時宜、合食量的選擇刪刪減減下所剩不多。

另一個頭痛的問題是:你要駕車去找吃。

吉隆坡人的移動單位已變成了時速,即是以公里/小時來計算的,因為一切全靠車子。我們現在不靠多少個腳步,或多少公里,或轉幾個街角就可到達目的地。不像以前,我們只要走路轉幾個街角,就可知道哪兒有好吃的食物在等待著你。

特別是一些小吃店,或是召集到食客到來捧場的小販中心、嘛嘛檔等,通通都需要你驅車才能抵達。而泊車位就是最頭痛的問題。

一些食店或許坐落在冷靜的角落,然而小貓兩三隻的食客,你一看就知道這館子的食物貨色應該只是普普通通。

那麼高朋滿座的食店呢?你可能兜了幾個圈子都找不到停車位。而且,你一想到裡頭的食物來來去去都是那幾味時,就覺得自己無聊透了。

有時我試過即興地,就隨意找一間店停下來用餐,但最後失望與掃興而歸的。

所以回家吃母親準備的晚餐,即使是粗茶淡飯,只是一兩樣小菜,其實是一種幸福。即使有時我會覺得厭倦,但現在想起來,只是扒幾口飯,讓肚子有一種微飽的感覺那就足夠了。



後來我回想,許多人曾問我:哪兒有好吃的東西?其實我不知道。特別是我住家附近的一帶有哪些館子,我是不熟悉的,因為我都是回家用餐。

又或許我本來就不是美食愛好者。所以食物對我來說,只是一種讓嘴舌得到滿足感的義務,何必苛求什麼?

或許以前因工作所需,上過不少富麗堂皇的酒店、或是價格貴到飛起而裝潢華貴的餐館,到後來似是不過爾爾,我已沒什麼奢望。因為你去到那些高餐館用食時,那些昂貴的開支絕大部份是來消費在客戶服務的,就是摸摸那些發亮的酒杯,看看四週讓你感到舒服的燈飾。

我發覺我對食物的惰性,其實是相當不進取、不積極的,為什麼我對食物如此欠缺冒險精神?

還是因為我已寂然如水,淡然如塵?



剛才我在回家途中,一邊焦慮地想著:糟了,到底我要吃什麼當晚餐好呢?因為駕駛盤一轉動,油門一踏動,就需要作決定了,否則只是走冤枉路。

後來我就想:不如就隨隨便便地在地在我家附近的嘛嘛檔解決自己算了──口吻間有些像要自盡似的。

但我又思考:可是能點什麼吃呢?前一兩天才點了印度煎餅…

接著又轉到我家附近的夜市中餐小販中心,又是我心裡面的「不」、「不」、「不」。

後來,我就鼓起勇氣,讓自己發揮一下冒險精神。我就直驅車到數公里以外的華人聚集地,那兒有許多夜市餐館或小販中心在經營著的,而我特別想到一間新開張的小販中心,上回嚐過後覺得不錯。

那是幾公里的車程,然而有時我會計較到連那幾公里都不會浪費油錢,因為總會想到得不到口腹之慾的滿足感。

詎料車子來到那小販中心時,竟然整座停業,原因是電流服務中斷。這可真是對我罕見即興發揮出來的冒險精神是大開玩笑。

所以,我又困頓地掃興而歸,然後又隨意地找另一間餐館來安頓自己。



我突然浮現一個念頭,如果我是一個遊子,如果每天我都是一個人去用餐,(朋友不可能每天都陪伴著你),那麼生活伴侶就很重要了。

所以,就是生活伴侶。

「生活伴侶」在我的生活字典裡,是日後長相廝守的對象,廣義而言就是分享著生活的一切。但我還未真正地投入地去詮釋過當中的意涵。

然而一直以來我都是與家人一起生活,所以生活上的空虛感並不是那麼強烈,也不會感到極度的孤單。

如果我是一名遊子,或許我內心孤單的滋味會每天都襲來,會強烈到成為苦澀的孤獨感了,那麼該會驅動到我,無論怎樣都要找一個生活伴侶起居飲食吧!

然而現在我才發覺自己就是欠缺了一個可以一起起居飲食的伴侶。

吃色性也──「色」之下的性慾望不是每時每刻都會產生的,即使是有,有時你可以自己解決。然而一天三餐都是自己一個人來打點、去惆悵時,那頻密度之高,就滋長了孤寂感,成為蔓藤植物般攀沿上來。

我不禁地在想,如果有一個人可以與你一起用餐,即使不定時,可是在特定的時候一起分享著食物的美味,一邊聊聊天那也不錯。又或者,你們分隔著兩地用著餐時,突然間想起對方時,就打個電話給對方問:「你也在吃著東西嗎?吃著什麼呢?」

(啊,誰有試過這種情景?我刻意不去想那個人,但我也想到那時我們曾經有這樣做)

這當然是普普通通的儀式性動作,然而其實就是感情生活上一種奠基。

在這種情況下,我想如果我真的有一名伴侶,或許我會無聊地撥個電話給他:我今晚要吃些什麼好呢?

然而,只是在想像中而已。

23 口禁果:

kianyong7 說...

同感深受! 可是有了伴侣,习惯了有伴侣陪吃饭;却怕如果有一天伴侣离开了会不习惯。。。

Yi 說...

粗茶淡飯也願意的話,你可以自己煮。一個簡單的粥或面其實可以很快煮好。放工到超市買些材料就可以了。

Sanze 說...

若每天一个人吃晚餐,吃午餐,那么算是游子嘛?

Vanmie 說...

按照你的说法,我大概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在面试书上分享生活琐事了。

阿惟 說...

纯粹想找个生活伴侣,其实并不容易,最终会受伤的,因为寄望会越来越深,最终落得失望。

我之前有个朋友,一个星期总会见上几天,都是晚上吃个饭,或者出去兜风,讵料我对他的思念越来越深,当他不想出街时,我会在他家外兜转又兜转,转到自己的心情跌到最低点再回家。

在云顶拉着他的手散步,在酒廊聊天,在公园漫步。

后来的后来,我决定不要再联络他,因为心底其实很清楚,他并不爱我,我总有一天会成为他生命中的过客,而且不用太久,可能只是数个月的时间就会离去。

唉!真的痛苦。

安东尼刘 說...

为何没想到自己煮呢?既然你有冒险精神,那就别懒了,只要清炒个小菜,蒸条鱼是很方便的,不需要额外的酱料或麻烦的程序,又健康。
你只需在weekend一早去菜市场买好大约一个礼拜要吃的用料,全都放进冰箱里,每晚回家就可以煮了。
到了weekend也大概吃得八八九九,就再补货咯。
记住,懒人是永远有藉口的。

安哥爵 說...

看你写前半部,我涌现你后半部的思惟.后来你自已都说了.也找到原因.你的自我意识向来都很高.'食色性也'也是连贯性的.食欲不强性欲不高.或者某方偏高了,都不是平衡的.

自己找食也是一种充电.不是吗?我明白那种廖寂.

的确,当吃也成为打油击寻寻觅觅时,也是一种挫折感.

安哥爵 說...

你所说的餐饮店的状况的确存在.因为没有家的平实和味道.

我想经济饭会较满足你的填饱肠胃的当下欲望.去找一档较大型菜色较多样化的,你就不会那么失落了.或者去煮炒档叫个一菜一汤或一肉,独食时就会满足快乐许多.

你可向他们提出煮法的要求的.或不要蒜米要姜片之类的.

至少经济饭菜不会让你那么慌失.我觉得.

匿名 說...

“我突然浮現一個念頭,如果我是一個遊子,如果每天我都是一個人去用餐,(朋友不可能每天都陪伴著你),那麼生活伴侶就很重要了。”

喜欢这一句,因为真是我每一天过着的生活

Lam

Stevie 說...

版主,汝是住哪儿啊?有那么难咽吗?俺住的花园(虽然也得驱车)就有几间不错吃的中餐厅,附近的区也有不少不错的食肆,小贩中心的。

俺对那些外劳小贩也是敏感的,俺也许自个儿住,每天都外食,所以也无形中培养了俺觅美食的一些敏锐度。

要方便的话,就在你锻炼后,在附近找个鸡饭吃吃就好,点客白切鸡胸,低脂高蛋白质。

JN 說...

所以我就乾脆不吃晚餐,習慣成了自然,晚上也不見得會餓了。

eric 說...

我已一個人在外將近十年,慢慢會懂得買菜煮飯。試煮新食譜,也是樂趣的一種。

Hezt 說...

●各位:天啊,不好意思。不知怎地現在才收到各位的留言,設定出現了一些問題。

沒想到反應這麼踴躍。啊,我要先回哪一個讀者的留言呢?

Hezt 說...

●yee、安東尼劉:啊,煮飯是我的死穴。不知怎地,我就是與廚房「不來電」。

以前我對作手工等美術課最討厭的,我連用剪刀依著一條線來剪也會剪歪的,我想我對手指活兒是沒甚興趣的。而且,我怕骯髒…

如果要我去菜市買菜等地張羅一大堆,我想那是對我施刑,過後還要收拾等等。準備一小時,可是在上桌吃的時候,卻是數分鐘的事情。這樣的input與output好像沒甚邏輯。

(我知道,我這麼說真是一種罪過,而且聽起來就像怪卡。可是,你們有碰過不喜歡烹飪的人嗎?)

不過老實說,我沒有真正地執鑊過,最多只是煎蛋、快熟麵等非常輕易的功夫而已。

Hezt 說...

●阿惟:so你們的戀情是從吃飯開始的?
有時要找吃飯kaki,我總相信那句老話:同檯吃飯,各自修行,不過能一起同檯吃飯,卻彷如是前世聚下來的緣份。

●安哥爵:我的自我意識很高?唔…有些費解。我也是相當沖動的人吶。:)

其實我不喜歡吃經濟飯──唔,或許我一直覺得在外吃東西,就應該選一些母親平時不常做的食物,而經濟飯的飯菜讓我吞嚥時會覺得:怎麼不回家吃飯,而要在外頭吃家裡可準備的食物?

另一個問題是,我的「飯癮」不大,有時可以連續幾天都不吃飯,只挑麵食而已。

或許這是我多年來在家用餐養成的潛意識,總覺得吃經濟飯有些浪費。(當然以前在大學時也是捱這種經濟飯過活的)

經濟飯有樸實居家的感覺,當然也較為廉宜,也難怪許多在外打拚的上班族都愛吃。

安哥爵 說...

所谓自我意识...是指你会自我醒觉.你的文字不是常常在梦中醒来吗?或许我错误解读.当然感性的人都冲动...

Hezt 說...

●安哥爵:我的文字常常在夢中醒來?
我過去沒有多少篇文章是寫夢境的呢!我這裡都是意識流。我是一邊寫一邊思考,而不是在夢境裡的呢!:) 還是因為我分析得有條有紊,而且「讀起來」很清醒,所以這是「自我意識」很高?:)

Hezt 說...

●justin:其實若是不吃晚餐,似乎又不是好習慣呢!因為怎樣都好都要一日三餐的。否則會傷身。

●Stevie:其實小販中心到處都有,只是來來去去都是那幾樣。你都知道華人現在大多數是住在SUBURB為主了,因此中餐「唾手可得」的。

另外還有一些小型的食店,都是由年輕人創業等的,嘗過許多,我覺得他們的食物真的像業餘多過像專業,而且只是靠裝潢等的「旁門左道」來賺食客的錢。

這也是我覺得他們除了廚藝不足,而且還是沒有誠意的──例如有誠意的話,即使是一根裝飾用的紅籮卜都可以切成不同的形狀來增添食物端桌的美感。

或許我真的要承認我嘴挑,而不是先前我所說的對食物沒甚要求了。

安哥爵 說...

哈哈我词不达意.罪过.我是说你在自我编织的梦里觉醒.又离题了.

沉默天使 說...

我以前也不是下厨得料,还很讨厌被烟熏到全身臭油味,更甭提被热油溅到手了。一直到自己在外国念书,才肯愿意碰锅铲,理由是老外餐吃腻了,外国的中餐超难吃。下厨机会多了,慢慢也习惯了。Hezt,你一定可以的。

至于生活伴侣,你若想找一个的话,必须也像你一样吃的少的。我以前也有个为期两个星期的生活伴侣。我是个很能吃的人,而且又不会怎么胖;但我的伴侣是个减肥之人。最终我不忍心在他面前大吃大喝,而他只在我面前吃龟苓膏而已。看到他的可怜样,我的情绪感应又来了,不想再伤害他,所以放弃他做生活伴侣了。

zuco6933 說...

特別是哪些滿街的舊街場等咖啡店,藉懷舊為名,千篇一律的菜單及日益減料的菜式與飲料,讓我越來越掃興。我現在完全已對這些舊街場類的咖啡店下了「禁制令」,這是我唯一能做的「制裁」。

我也是很讨厌他们,一点都不创新的。。。

还有你在文中提到游子很可悲。。。其实真的好像你所说的,很多时候,都必须一个人自行用餐。而且也会很烦,不知道要吃啥好,不是太多选择,让你感到混乱,相反的,是不想重复早餐或午餐刚吃过的食物。

所以有时候会很羡慕那些有住家饭吃的朋友,他们真的好幸福啊!!

Hezt 說...

ZUCO6933:對,不斷重複地選著同樣的東西讓人厭倦,有時是否會為了一求味蕾的新鮮感而遠赴他處覓食?但這又好像不值得。

所以聽起來,你也是遊子一名?

Unknown 說...

遊子在此!
90%的晚餐都是自己在外進食,好在島國交通方便。所以發展出的模式是,回家的路程中會慢慢發掘出好吃的料理,想吃a就在a下站,想吃b就在b停駐。習以為常了。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