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3日星期一

面子書的世界

面子書怎樣改變一個人的世界?

我昨夜凌晨4時許還在失眠時,我就打開手機看看面子書上還有誰與我一樣失眠,可是找不到。只有一兩個在歐美國家的友人正在活躍著,當然,他們還活在遲了半天的白晝,我則在床上找不到遺失的睡眠。

在面子書可以看到很多你認識的朋友彷如近在咫尺生活著,有時會感受著他們的生活感受、感應著那種生活的喜怒哀樂。然而,很多時候你卻覺得,到底這些人活得怎樣,關我什麼事?

有這種極端的想法是因為現在越來越多人都在留言上寫:「很餓,去吃飯了!」、「晚安了」諸如吃喝拉睡的話,彷如只有他/她是人類,其他人都是機械人不會進行生理活動。

這種留言最無聊,最沒有意義。像行屍走肉。而造句也支離破碎,難怪這叫灌水,真是平淡如水。掠過這些留言,是在滅殺我的文學細胞。

我看到另一些友人也患上十年前電子郵件流行時那種「轉寄郵件症候群」。還記得那時電郵盛起時,你總會收到一些人很喜歡轉寄一些笑話、似是而非的世界末日預言、圖片等,但都是他人郵箱的垃圾。那時我還試過回應一位中學同學,勿再轉寄這些郵件給我了,一個forward鍵按得輕易,可是當時我的郵箱就這樣爆了。

結果,朋友都沒有的做了,因為此後她不再聯繫我了。

所以,現在這種現象就出現了。不少面子書的朋友常將自己喜歡的youtube片段、文章等轉貼出來,然後就貼堂了,全世界都可以看到。

一些人可以瘋狂到連續貼數十個片段上網,整個面子書的網頁就遭霸佔了,我不禁會想:到底這人耽溺在自己的世界多久啦?

似乎每個人都沉醉與狂迷在有動感的片段裡,只是要跳躍的畫面,聲色並重,但細讀一段文字的耐心都喪失了,更體會不到文字裡靜態的張力。

另外一種是瘋狂玩遊戲,而面子書的遊戲結果往往都會刊登出來,有時那些人的遊戲會佔據整個頁面。我又是叫苦連天。

去年我遇上一位十年未見的大學同學,在腦袋中翻箱倒篋想到原來她是xxx,就結為面子書朋友後,我不知是她中了「病毒」還是我的電腦中了病毒,因為只見她一直貼上什麼「投選最可愛寶寶」的鏈結,要求我去投選她初生的孩子。

我看見她的寶寶相片,天,我連她的樣子都不大記得了,更何況是她的嬰兒?她的嬰兒長得漂亮與否關我何事?而且,那也不是一個趣緻的孩子。

後來,我馬上將她除名,讓她在我的生活裡消失,反正已消失這麼久了,這些人無關痛氧。

另一種讓人跳腳的是那些專貼上自己孩子相片的朋友。他們彷如失去了自己的生活 而寄生在自己孩子的生活上。孩子的笑臉、翻身動作等都貼得不亦樂乎,母愛/父愛氾濫成災,已到了過火的境界。

我很好奇,你們沒有過生活的嗎?為什麼將自己的生活投寄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你們的孩子蹦蹦跳跳、說了什麼童言童語就是你們的整個世界?我極少在這些朋友的面子書上找到他們的個人感受留言,他們只是放著一些孩子們童稚的語言等。

然後會有很多人留言說「讚」。

我不明白為什麼一個成年人在成家立室後會喪失個人的風格、性格與生活?無錯,陪著小朋友成長,猶如找回一些童真,從小孩子的天真無邪重新認識一個新世界,這彷如找到另一幅新眼鏡戴上來,但他們就強逼每個人用他們的角度與眼界去看世界。

我覺得這些將孩子相片放上網作為自己的profile圖片、猛將孩子相片貼上來的朋友,是反智、惰性過活、眼光狹隘,只活在小格局中。更甚的是,迷戀著自己的DNA,真叫人受不了。

你可以從一個人的貼文、轉貼片段、圖片看到一個人的生活品味。這種生活品味只是喜歡一些細小、無聊瑣碎的事情,可是對于他們而言,這是非常重要的記載,也是生活中重要的成份。

我通通將這些朋友的news feed都隱藏起來了。這種做法表達出我尊重他們的生活品味與選擇,但是,在我眼界以外。

說到底,其實我真的很想脫離面子書,然而它過于強大了,只能靠它用電郵來聯繫一些舊朋友。然而每天我只是靜靜地做一個觀眾,觀看著我週邊的人如何過活。

2 則留言:

  1. social networking 似乎有一种越来越泛滥的趋势。现在除了facebook,连新闻网站、相簿、地图、甚至blog也充斥着层出不穷的social networking abilities。某程度上这些层出不穷的services虽然让人有更connected的错觉,但是带来的副作用,比如说必须处理的讯息量大幅度增加这一点会让人轻易疯掉。

    现在人人都能轻而易举地制造讯息,同时间也能力用这个能力制造无止境的垃圾讯息。我也不知道这是福还是祸……

    回覆刪除
  2. 网上称灌水的人为‘水母’,因为整个人水水的。

    哈。

    我脸书150人不到,所以很少有那些挤爆整个活动汇总页面的情况出现。

    很好奇那些超过3000人的脸书户口的人不会超载吗?一天要消化那么多信息……。=[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