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常聽到一些同事說他們要去吃喜酒,有些專程請假。我很好奇地看著他們,人家結婚干嘛你要請假?又不是你的事情?!但他們的理由是要陪新娘/新郎嫁娶, 地點是在吉隆坡以外的外州,因此寧愿犧牲工作,或放棄休息的時間,就是去陪嫁娶,然後說一句:「要幸福哦 !」
這是天真。
可是我的冷漠只有我自己懂,我只是暗暗地偷笑,遲早一天你們會嚐到一種滋味:白費心機去打扮美美赴宴, 因為即使這些新人 受祝福,終成眷屬後,日後關係一定會疏遠,(因為有了孩子、家庭事業兩頭燒)甚至會像我一樣:幾年後收到訊息說誰誰誰已經離婚了──而且這些都是口耳相傳,不會在臉書發佈的大祕聞。
有時我覺得很慶幸,我走過那段歲月了,現在凡是有喜酒的,我都不會出席,身邊的異性戀朋友都成家立室了。一切不關我的事──而我出席過那麼多場的婚宴後,迄今仍與我保持緊密聯繫時,是沒有人。
我也看得淡了。
但這兩年出席最多的,倒是喪禮了。這些歷程都很自然,有人結合製造新生命給地球,有人離開人世,此消彼長,生生不息。
那是親戚的喪禮,名義上是有親屬關係,事實上連他們的全名是什麼我也不知道,只有在治喪處看到訃聞時才知道。
可是我是為了盡孝義載母親去奔喪,然後一群人就在治喪處,說話,說是非,看親戚這些昔日長輩的嘴臉,竟然會為了一些芝麻小事而暗中放話,幼稚與小器讓我麻木, 到後來我按捺不住反擊,例如說,「哦…你的兒子唸法律的啊?怎麼這麼久都沒有畢業?還要你工作?你幾時要享享清福啊?」
更教我訝異的是他們的金錢觀。統統都變了,一起外出去茶敘,到最後埋單時人人都裝作若無其事,皆因他們就等著人家為他們付款──晚輩如我,去出一份
然而這些昔日慷慨的親屬,有者甚至還打包下一餐回去,美其名是「順便打包」,之後就將帳目算在這一餐裡面,然後就繼續談笑風生,就看誰忍不住說要去結算付款。
當然這些親戚久久見面一次,在錢財上晚輩出資來請客,不是大數目的虧損,只是在道義上是說不過去,大家同檯吃飯,算的是這一檯飯的錢,而不是任由你拿著人情、親戚情宜來佔晚輩的便宜。
後來我的母親看不過眼,索性要我止步這些飯局。她的理由是:不是我付不起,而是沒有必要要付這樣的錢。
如今出席著一場喪禮,遠道開車去奔喪,喪府是當年邀請我去他家看他的孩子燃放一小時煙花的親戚,當年榮華富貴,但人生走到盡頭,就是生榮死哀。
我開車抵達,載著母親,見到一張兩張熟悉但老態龍鐘的親戚臉孔,打一聲招呼,所謂的輩份稱呼,就只是掛在嘴邊的字眼而已。
後來,這位治喪的親戚要求我在靈柩出殯時一起載送其他吊唁者去到墳場送奔,因為我有私家車,我來不及反應,更甭說我幫不上這樣的忙,我只有答應了,畢竟是親戚一場。
接著,這位親戚對我母親說,她要我們付還她為我們預定的一宵住宿費用,要求我母親即場付還, 因為這是她的女婿出資的。那一晚的住宿費用其實不多,只是區區四十五令吉,或許當你外出用餐, 也不只這個費用了。
然而,這被視為一筆債。
我與母親面面相覷,我特地請假載送母親,來為這位親戚的病逝配偶致以最後的敬意,舟車勞頓幾小時也免提了、燃油費等的出遊開支也是自付了,但即連我們遠道而來致哀無處可棲,這位女親戚即使準備住宿妥當是在情理之中的──因為若不是你的丈夫去世我們才過來這裡,這已是盡了最後的道義,但反之被斤斤計較起來了。
這也不是我們要佔別家的便宜,而是人情世故與道理,你追債,因為你覺得這事情對你而言是很重要;但你不知道人家也有很多重要事情要辦,卻為你家的喪事而擱置下來。
我跟我母親說,你真的不用與這位親戚做親戚了,我也想過有朝一日,我與這位女親戚的孫子等街頭碰面,我們彼此也不會相認的。
這些人情,如果都要用錢財來計算,就是銅臭,也就說俗了,因為在乎的不是「價碼」,而是「值」,值不值得的「值」。
但當我們將「親朋好友」的定義比天高而覺得無私付出時,或許對方不會知道,免費的東西是最昂貴的。而他們得到我們最昂貴的付出,我們該是問心無愧了。
然而必須強調的是:沒有下次。
後注:現在記得我曾經搭過五小時的巴士去赴一個舊同學的喜酒,當時她也是要我付還她為我預定的酒店房租,現在成了面子書上沒有交集的「朋友」。
跟新人說"要幸福",就像跟朋友說"有空出來喝茶"是一樣的道理,是例行公事,哈哈! 當然,還是有人值得我們真心的祝福,樂觀一點,不是壞事,也不難。
回覆刪除但我還滿認同你說的"而我出席過那麼多場的婚宴後,迄今仍與我保持緊密聯繫時,是沒有人。"
@Ryan:有關「要幸福哦 !」的我有寫過一篇,讀這裡:別只會說「還好」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