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7日星期六

春暉化不開

有時不明白母親的想法,為何還不「化」。是食古不化嗎?並不是什麼顛覆傳統的新潮想法,而是我覺得她在一些小事上,還是偏執著一些事情,只看一面,不看兩面。

譬如做家務。她有自己一套的想法與做法,這種根深蒂固的作法已成為她過去數十年來的一套體系,無可動搖。

例如她說:晚上不要洗衣服,第一:為防日後年老後會風濕,因為夜晚腳趾浸水還是會受到寒氣。第二個原因最可笑:不要在夜晚時曬衣服,因為以前她小時候常聽聞老人家說:一些「降頭」會四處飄蕩,特別是黏沾在白衣上。

但下班時已是晚上了,不在晚上洗衣幾時才洗衣?早上哪有時間去洗呢?而且,你還要我聽那些戰前時的古老迷信?

然後母親又阻止我在庭院除草。她會說:「太陽很曬啊,你就不要除草啊、又沒有戴帽子啊,很傷身體……」她的嘮叨一番後,我什麼興緻都喪失了,因為那把聲音是誓不停休的,直至你說:啊好啦好啦。

有一次我的意志堅決,堅持要去除草,她就挺身而出,然後一邊用水喉管將滿地都噴得濕漉漉地,我也被濺得些黏黏潮潮地。我問她:你做什麼?

她說:這樣你除草時會濕一些,容易除啊。

可是,那時我還不需要,而且她毫無預警地灑水,我已是水汗淋漓。

有時我要抹拭櫥櫃等,她看到我拿起一些爛布塊時會高聲說:「不要拿這塊爛布!」

「為什麼?」我問。

「這種布料不吸水啊!用那塊…」

早上時我去拿茶杯沖咖啡喝,她說:你要先洗一洗那些茶匙。

有一次我不理,背著她就直接用了那茶匙,她的嘮叨又來了:「為什麼你不去洗?晚上時有壁虎經過的啊!有毒啊…」

有時我想要掃地,母親有幾把掃把,原來各有用途,一點也不能混亂。有一次我用錯了一把掃把,她知悉後大叫:「為什麼你要用那把紅色的掃把?那是掃廚房的!哎呀,很骯髒的!」

後來現在我要掃地之前,即使她恰好外出,我就會撥電給她:「我要用哪一把掃把來掃我的房間?」

這一兩天早上,她為了煤氣桶無法啟動而心煩不已,因為就無法開灶了。昨天早上一起來時,她在我連睡衣都還未更換時,就要求我撥電給煤氣公司,然後從A到Z訴說著她的煩惱。

片刻,我說:你可否讓我吃著早餐時一邊說?

接著她就在我的早餐時間吐著苦水,從煤氣爐到沒有人幫到她解決這些問題,到我阿姨的近況。一如以往,我在沖咖啡前需要將茶杯與茶匙都清洗干淨,然後洗耳恭聽。

後來問題暫且解決了,因為煤氣公司的員工說今天可以來修理。但早上11時許那煤氣佬還未依時來到我家門,而且連撥其手機也接不通時,母親又在煩憂著說:「為什麼沒有人來修的?昨天都是這樣…」

我沒有聽下去,總之她的宇宙她的世界,就只有那個煤氣桶。她全天關注的事情,就只是幾時可以開灶。

然後其他事情就顯得雞毛蒜皮,不足一哂了。

母親就是這樣子。她對一件事情緊張起來時,就非常地關注、專注,甚至到了執迷的狀態,就非得把它做好做足不可。然而有時客觀環境下,是需要人去遷就不可改變的情況,不可能每樣事情的外圍條件都能順遂一個人的心愿去出現時,她就慌了,然後盡說著一些洩氣的話,而且是週而復始地唸著。

我還記得早年她不愿意使用新型的輕型熨斗,她堅持要找回那些舊款較為沉重的熨斗,我說服著她:市面上已找不到了,這是新時代,新潮流,已找不到那些被淘汰的舊款熨斗了。她才不甘心地放棄。

後來又有一次,她的煤氣爐壞了,我奉派去為她找一個新的煤氣爐。她列出她的要求:一邊是可開大火來燒水等,另一邊可開小火方便燉等,不要節能電爐、而且灶腳盤設計不能是方形的,而一定要圓形的,因為托著鑊子會滑脫。

我載她去了三、四間的家庭電器店的灶具部,通通沒有合她心意的,因為她要的那款爐灶已開始淘汰,市面上很難找到了。

到最後我氣餒地與她一起用餐時,我問:怎麼你不能遷就一下,就買現在現有的產品?

母親開始大怒,她說,「是我掌灶,不是你煮飯,我當然要方便我的東西。」她像個小孩一樣,如同小時的我提出霸道的要求,但現在的我,只能唯唯諾諾。

後來,那一天後我沒有載她到其他家電店去找尋了,反之姐姐出手,終于在一間傳統的家電店來找到完全合她心意的爐灶。

今天早上我出門時,看到門外有鄰人亂丟的保麗龍盒棄在地上,其實已是好幾天了,定睛一看就發覺已積了一些污水,一想到蚊蟲繁殖的衛生問題,我就毫不猶豫地順手拿起來丟進垃圾桶了,就只是一個動作,能解除心裡的不安。

但母親隔著庭院看到我俯身撿垃圾,她在屋內吆喝著:「哎啊為什麼要拾垃圾!這麼骯髒!…」

那一刻我忍受不了,我就對著屋內的她咆哮著:「你─就─不─要─管─我─吧!」我那時是勃然大怒的,但我鮮少如此粗暴地回應母親。

但是,我做事有一定的理由,為什麼她總是要管我做的一些芝麻小事?即使手骯髒,但可以清洗啊,為什麼她總是要將一對眼睛盯在我身上?

我在想:我已是三十多歲的成年人了,為什麼母親還要不斷地叮嚀與監管,而為何我覺得母親的目光,那股重量越來越無法承受?



我知道母親有時是看不化,但許多時候我明白是她受的教育水平不高,所以對一些事情的了解不深,常識也不足,以致視物也抱殘守缺,但我就是不明白為何她不肯放下一些先入為主的觀念,抱著「姑且一聽」的想法呢?

我後來一直在想,我與我母親的處事方針其實很相像,那種相似程度讓我感到非常地恐懼。因為母親如此地固執于一些很枝節小事,以致形成拘泥了,若無法順遂人意就那種怨懟以埋怨,往往我就會煩不勝煩。那麼當我自己也是如此時,那麼外人又怎樣看我?

而我不停地勸解著母親:放下吧!不要一直去想這些小事時,不要再煩惱為何姐姐仍然死性不改云云等,但我自己在處事、待人接物時,也不是有解不開許多心結?

延伸閱讀:
我母親的另一面:冬眠的心事



ps:上週我讀到一篇專欄文章,就是講脾氣,我覺得當中提到的「和」、「安」二字,道明了處事的精華,原來只是兩個字,就有這麼大的學問,共勉之。

脾氣怎麼改變 - 嚴浩

2010年11月16日 - 蘋果日報

白龍王告訴世人,如果要改變命運,首先要改變脾氣。脾氣臭,連健康都有影響。

脾氣怎麼改變?佛家說放下,道家說養生,儒家說中庸。

蘇東坡三家學說都精通,在他被貶黃州的時候,有很大的開悟。在他的著作中,他說,一個吳姓老人傳授了一個養生訣,就是「和」、「安」二字。「安則物之 感我者輕,和則我之應物者順,外輕內順則生理備矣」。

安,是指心態,心安詳地關注着在一個群體中的我,關注着這個我給對方的感覺;物,第三者,是指除了我 以外的所有人;輕,因為我心沒有對抗性,所有人都感覺到了,於是與我相處的時候沒有壓力,覺得容易溝通,不是好像一塊硬屎。這是人家對我的感覺。

而我對其 他所有人,所有事,則抱一個順字。客觀環境不到我們控制,像一條激流。順,是道家的思想,如果孔子和老子一起掉下河裏,他們兩個人會有什麼不同的反應?孔 子會拼命逆流而遊,掙扎着要回到原來的岸上,如果力有不逮,就只有被激流沒頂。老子則會放鬆身體,順流而下,待到了一處平坦的河道,便施然上岸。

老子順其自然,孔子則是一個控制狂,把一個本來沒有簡板的空間,劃分成各種禁地,這叫畫地 為牢。控制狂者為自己家人制定了各種戒律,所有的人都必須照戒律生活,直到把人人都變成罪犯。「外輕內順則生理備矣」,如果可以內外都柔軟輕順,便沒有脾 氣,生命便興旺。

14 則留言:

  1. hezt搬出去自己住吧 也許會體會到你母親的心情
    -身在異鄉五年的simon

    回覆刪除
  2. 你媽媽也許有輕微的潔癖,所以才這麼羅嗦。

    回覆刪除
  3. 是全天下的媽媽都一樣的嗎?

    怎麽我在看你這一篇的時候,滿腦子媽媽的臉都是我媽的臉?

    其實我也一直很擔心,有一天又要跟媽媽住在一起的時候,怎麽辦?

    回覆刪除
  4. ●simon:我知道有母親在關懷是好事,只是當關懷變成寸步不離的電眼時,那是另一回事了。

    有時我只是想讓母親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主張。

    回覆刪除
  5. ●KIDULT:不好意思,讓你想起你母親的臉孔。:)

    是的,我想天下的媽媽都一樣的疼愛自己的孩子,視他們永遠都還未長大。

    回覆刪除
  6. 你妈妈虽然唠叨,但是为你好啊!我妈妈也是在晚上洗衣服的,那么在凌晨时衣服会几乎晾干,到早上只要被太阳晒到11至12点就可以收衣服了(通常中午时段会下雷阵雨)。戴帽子除草是对的,她怕你晒伤肌肤。不过用水喉喷溅你,好象不太好吧?还有,汤茶匙用前要洗也是对的。我也如此,所有的餐具在用前,我会用水清洗下。因为我确实见过蟑螂壁虎溜过那些餐具。至于家电,好象比较适合你姐姐带她去买,毕竟女人天生有一种对家庭用品敏感的了解,可以这么说吗?我自己是这么感觉的。。。。

    现在知道自己开始像母亲的处事方针也不迟,可以慢慢改啊。只要在你发脾气后,镇定地仔细站在不同的角度反省与思考,你必定可以进步的。我相信你可以的,加油!

    回覆刪除
  7. ●沉默天使:是,我母親的叮嚀是沒有錯,都有她的道理。只是我舉的例子是其中幾個例子,她就是墨守成規自己的一套,有時就覺得逃不了。

    回覆刪除
  8. 我觉得你妈和我妈有点像,唠唠叨叨和经常自己一个人叽里咕噜埋三冤四。咕噜后见大家没睬她,她自己一个人又发脾气,说我们全部死了,她现在跟鬼讲话。。。 看她样子又可爱又好笑!

    回覆刪除
  9. 是母親固執不肯接受意見不肯改,還是孩子固執硬要把母親變成自己理想的師奶?哈哈,以前我也嫌我媽這個那個,現在她不在了,我自己也漸漸的把我自己的一套變成了聖經,這要怎麽處理啦,那要怎麽打理啦,我都認為我的方案最管用。其實也不是甚麽固執不固執大家都有自己處事的一套,只是長輩們都想把他們那一套‘最好的’教給我們而已。

    回覆刪除
  10. JUSTIN:我明白你的意思。
    其實也是那一刻很想爆發,所以就寫出來了。

    回覆刪除
  11. Hezt,

    i stay by myself 3 years ago till now. And i have more understanding about my mum. Hezt, stay out and then u will know why yr mum do this and that... then u will more appreciate...

    回覆刪除
  12. 中國人常說的“養兒一百嵗,長憂九十九”,真的一點都沒錯,無論孩子長到哪一個歲數,在父母心裏永遠都是長不大的孩子。

    像我媽也是如此,每天都擔心我這個擔心我那個,出個囯也要檢查我的行李,如果我有帶安全套的話肯定會被她搜出來。

    最恐怖的還是那一句“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我好”,一方面要求我獨立,一方面又不肯放手讓我一個人解決難題,縂覺得我的方法很不好,要全盤用她的才對,她似乎沒考慮到我的感受,什麽都要依她的,唉!有時候我很想告訴她,讓我自己來吧!可是作爲母親,還能為孩子效勞大概也是一種幸福吧!我也只能任她嘮叨抱怨指責了,不然若回應一句,她肯定又要搬出一大堆家教來説我忤逆不孝!


    無奈阿!

    回覆刪除
  13. 有不开心的事,爆发出来就好,免得将来得忧郁症。只要你明白你妈是爱你,你妈也明白你爱她,已足矣。一个会为家庭付出的孩子,当今已很少,尤其是男孩子。很多男孩子宁愿天天去玩,去蒲,去拍拖,或全天候当电脑人,也不愿分担父母的负担。我很高兴知道你不是这类男生。

    回覆刪除
  14. 若干年,母親不在,經過廚房憶起往事,潸然淚下……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