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前,我的金錢觀是打死結的。有一次,我拎了一個初簽健身院當會員後免費獲得的贈品──一個背包去國外旅行,那時我正缺背包,從天而降的背包就如獲至寶,派用上場。
沒料到那背包裡面只裝了一個500公升的礦泉水,底層的縫口就爆裂開來了,而且縫口是完全像被狗咬撕爛般地爆開來,那時我狼狽得不得了,在海外的街頭站立著,一邊用手掩護著那裂口。
還好那時是人在夜市,我就隨便去一攤買了一個二手貨似的背包做取代,我還記得那臨時背包折合起來是馬幣廿令吉。可想而知,那是怎麼樣的一種劣貨:就像小學生背包一樣。
那時代是還和別人一起旅遊的(不像現在都是獨行),同伴者有人瞟了我一種奇怪加嫌棄的眼神,他叫我買一些好一些的品牌的背包。
而他的背包,是一個我聞所未聞的外國品牌,價值若沒記錯,該是馬幣300多令吉。那時我乍聞就驚嚇起來,那彷如是天價,我那時的薪水低得可憐,怎能撥這麼大的一筆錢來買一個包包?
由於財力有限,一切都是節制,所以在購物時,我都會為自己設限,免費最好,能省下越多就越好。因此,在外表上的身外物,我都是用劣貨,或是次等貨,連內褲、襪子等都是。
(十年前的我是這樣寫:「我才發覺過去的我,是多麼地寒微與草率。對于衣物與服飾,我只是一個實用主義,但對于價格,是不是我錙銖必較?」)
我想,那時的我該是名符其實的「阿炳」(即使現在也是)。我當時認為,那些外掛物若都是品牌為主,是物質,是追求銅臭,因為你需要靠物質來打造自己的格調。
所以,在海外旅行到用免費的背包,以致不堪一用爆開來出糗,真的是顯露了自己的格調,還自己招來出洋相的恥辱。
這麼多年來,我漸漸地理解到,很多事情的衡量標準不能只是定在價位上,特別是在大馬購物,「平、靚、正」是不可能的,而且更多時候買到黑心貨。
而且當你將選擇設定在低價位時,往往就無法有太多的選擇,也無法培養出另一套的審美觀。
過去我的背包都是黑色,而且要多複雜有多複雜…我現在想返樸歸真。 |
那時我是在下班後馬上再去買一雙新鞋。自此我不再光顧BATA,但更頻於光顧補鞋匠,因為我向來就只有一雙黑皮鞋。
所以,在20歲至30歲晚,我都是在一種寒酸而不自覺的生活格調渡過,將物質慾望壓抑到最低,甚至是深埋到看不見,甚至以為它不存在了。
然而,現在人到四十歲了。我覺得自己好像錯過了好多,過去對自己錙銖必較到近乎苛刻的地步,讓銀行戶頭的儲蓄裡多個數碼來求心安。
而一些在當年覺得很時尚的物品,當你做了大叔後,其實就不合適使用了。
例如,不能再穿那種花花綠綠、大橙大紫等的扮成孔雀。因為即使你覺得自己心境年輕、而且要隨心所欲地穿著,外人總會用單一的價值觀來評斷你──都是中年人了,還裝什麼青春?
我最近頻頻買了一些包包,從後背包到公事包,還有信差包,也開始去注意一些品牌的設計,終於發覺,一些名牌,其實手藝、材料選用與設計都有匠心,是值得去品鑑,下手買時,也會甘之如飴。
我現在買過最貴的後背包,終於突破300令吉、當年一個彷如遙不可及的心理關口,這不是說我已自覺富貴起來,而是我覺得在物有所值、犒賞自己之間,要尋找一個平衡點。
而且環視目前的令吉幣值,現在的300令吉,與十年多前的300令吉的幣值是否可以同日而語?當人家比你早花300令吉來買個包包來炫耀與感覺美好,我現在才捨得「豪氣」花300令吉來獎賞自己,是否會太遲?
如今我的原則是:自己親密使用的物品,即使貴些,也要捨得買;因為是自己使用)最重要是舒服)、自己歡喜(最重要是愉悅的),不是去迎合他人的口味與眼光。
有一次,我又在海外旅行時,一位同伴(本文中提及的那位,又是與他同行,不過是此生最後一次相約去旅行)約了當時恰好也在出差的朋友C一起用餐。
C其實與我不熟,但他見到我時問:「怎麼你出來Oversea逛街還要背這麼大的書包?」
我那時真傻,因為我坦率地說:「這樣讓我有安全感。」
但怎樣才叫「大」?為什麼背一個包包也會招來人家的質疑?那時我使用著的背包最多只是22公升容量,而非那種爬山專用背包,但我自己沒有感覺不妥啊!
所以迄今我回想起來,我覺得我沒必要解釋 ,因為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我喜歡。」
●
過去十年多來,我想我買過至少四、五個背包,通常是100令吉至150令吉之間,以致使用一兩年就損壞報廢,又或許是機能性不強,過於簡陋,不敷以用。
有些則是標新立異的前衛設計,又或是那種過於臃腫,如同背後懷孕的龜殼書包,統統被我拋棄。
這些經驗無形中都影響到我選擇背包的取向。我現在終於知道自己不要什麼,而不是要什麼的背包,這包括:不要黑色(過去大多都是黑色)、不要過於淺色、不要滿街都是複制版的、不要過於龐巨(免得旁人說三道四)、不要過於垂墜、不要過於複雜設計…
但若回到原點,現在人到中年,為什麼我現在還要購買背包?小學到中學時背書包上課的日子還不夠苦嗎?
可是我對購買背包的慾望越來越強烈,近日來我甚至花時間去看youtube搜羅最新的市場情報,又去看國外背包品牌的評價。
看著那些拍得奇幻而好酷的背包廣告時,都是宣傳功能性、實用性,更妙的是種種收納空間與間隔。
背包其實就是你如何收納隱藏的智慧,是拿來「裝」東西,也用來「裝」給別人看,那是自身對外的一種形象投射,但裝了那麼多,有多麼沉重是自己才能體會。
我希望有朝一天我真的可以瀟灑地兩袖清風出遊,以前小學裝的是書本,現在則要裝移動電源、手提電腦等等,而且你不得不從眾地去參與這種「作秀」的遊戲,裡面裝的是機心與攀比心,世界不允許我們如此簡單了。
【重溫Hezt的舊作:戲服】
香港人有句俗語,「早買早享受,遲買平幾舊(幾百元)」,就是這個道理。
回覆刪除我用的背包是山寨货,Rm50在cambodia买,也背着它走了二三短旅行。我的手机被稱ayam brand 手机(雜標)但我也用了年半,工作,娛乐,学习,连续,样样都行。我不在乎他人怎么想,i am cheap, so what.
回覆刪除@匿名者:對最重要自己歡喜自在。
回覆刪除@港人讀者:我真的撿過期的流行品。:(
回覆刪除那就趁有能力,選幾件心頭好吧
刪除@匿名朋友:是的,這是我基本想法。
回覆刪除个人认为不应太亏待自己。好的品牌通常都有一定的品质保证。我17年前买的JPG 钥匙包到现在还完美无损。10年前的LV皮包感觉也蛮新的。其他精品买了多年用了多年也还很不错。当然我买的都是基本款用多年也不褪流行。个人认为是物有所值。
回覆刪除@LV 讀者:謝謝留言。千金可買心頭好,還可以用到這麼久而厭舊,真的很值得。:D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