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ent Posts

2010年11月11日星期四

優衣庫走一圈

八年前我去到香港時,對Baleno(班尼路)時裝店「驚為天人」,那時還是百分百的香港文化的粉絲,我知道那時裝店是劉德華、王菲等做代言人,我就買了幾件衣服回來,然後告訴我母親:瞧,這就是劉德華代言的時裝品牌!當時穿得沾沾自喜。

現在,劉德華是什麼?一個不認妻的「負心」男子?

不過,如今Baleno的衣服,形同Giordano等一般,完全降格,我看見那間店時,完全是「關掣」狀態了。



這幾天的熱門話題是Uniqlo(優衣庫)在上週四于吉隆坡的飛輪海88廣場開張了,如同在台灣般,吉隆坡也出現一窩蜂,以致盤纏了幾十圈的人龍陣。如果你要檢驗大馬經濟榮枯嘛,或許看到uniqlo門前的熱情客戶,你會誤以為馬來西亞的經濟好轉了。

難道是三分鐘熱度?還是許多人是慕名而來?怎樣都好,或許你對優衣庫這品牌是好奇,又或者是虛榮,但若你還未吉隆坡的優衣庫走一趟,不如來考考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1. 你是否想要花時間排隊?週一至週三未見洶湧人潮,但在試衣、付款,甚至是修改褲子(至少等2小時)時就需要大排長龍
  2. 你是否想要買一些排扣外套(fleece)等的寒衣、風衣?(在常年如夏的馬來西亞,除非你是常去雲頂高原,但如今雲頂也過度開發變成熱騰騰了)
  3. 你是否想要買一些格子衣服?
  4. 你是否想要買一些折扣價的牛仔褲,但尺碼全都剩下超大或超小,除了朱紅色的以外(因無人問津,以致堆疊如山)
  5. 你是否愿意與一大堆人擠在折扣價貨架邊堆擠?
  6. 你是否愿意用花至少50令吉去買一件衣褲?(這是所有衣物的平均價,連襪子也49.90令吉,即使優衣庫是打著平價時裝的口號)
  7. 你是否愿意看到這樣的局面發生:在某一天,在廣場裡迎面而來的人,身上與你一樣是穿著米奇老鼠T恤?
如果你以上的問題都是「不愿意」的話,那麼你可以找到答案了。

相對地,以下又是另一套問題:

  1. 你是否想見識一下大馬人罕有會出現的那種舌爛蓮花扮親切,卻讓你感到溫暖的客服員場面?
  2. 你是否想看看一些可以說英語、樣子端莊,甚至有部份是相當迷人的售衣員?
  3. 你是否想體驗一下風迷國際的時裝品牌?
  4. 你是否想體驗一下真正舒適又好穿的時裝?

如果你的答案全是「是」的話,那你也不妨去看看。

在面子書上,Uniqlo Malaysia的官方網頁快破3萬而有多達2萬2845名粉絲,即使還未開張一個星期。在新加坡,粉絲數目還未到1萬人,即使優衣戶自2008年起已在新加坡營業2年。

你說,馬來西亞人是否是對時裝太渴望?還是因為聽見是「平價時裝」而見獵心喜,以致盲從地趨之若鶩?只是一個品牌,就讓馬來西亞消費者饑渴得如此「不擇手段」?(包括在飛輪海88廣場排隊繞數十圈,就為了爭進去購衣)

(可在Uniqlo Malaysia面子書的album裡一窺究竟)



大馬的優衣庫的標價上,全都有新幣價格,有些產品則有日圓價格。員工說,這些都是在自新加坡運進來的。

我懷疑這些貨都是新加坡「過時」的時裝,然後來到吉隆坡轉個圈子後,就成為新鮮滾熱辣的新貨。而馬來西亞的優衣庫旗艦店,面積之廣大,可是東南亞國家之冠呢!(竟然還比新加坡的大),雖然排場大、門面大,但真正的底牌卻是「回收貨大賣場」?!

然後馬來西亞人就堆在那兒搶購。

(剛讀到優衣庫大馬及新加坡區域董事經理小野口悟受訪時說:「大馬人對品牌認知程度不高」,可見馬來西亞人真的對無知到如此出名)

而現場看到的那些格子毛絨衣服,我是似曾相識,因為都看到日本的友人穿到不少了。

你看著一些衣褲的標價時,你也會發覺馬來西亞的貨幣多麼地不值錢,即使近來令吉升值。在新加坡可用新幣39.90買到一件牛仔褲,但在馬來西亞你卻得付49.90令吉來購買。若是以數字面來看,是比新加坡還貴之餘,而且這價格是折扣價,但馬來西亞的貨幣值則是遠低于新加坡的。

最讓我氣憤的是,要裁剪牛仔褲或長褲等,售價50令吉以下的全都需要額外付10令吉的裁剪費。50令吉以上則免費。

而那廣告中出現的折扣價牛仔褲,售價是49令吉90仙,欠10仙就是50令吉了,你還是需要另付10令吉的裁剪費,而且是按件計算。

換言之,因為大馬Uniqlo將折扣價定于「優惠」的49令吉90仙,你身為消費人需要另付10令吉,因此變相起來,那條牛仔褲是售價59令吉90仙。

除非你是那些高人一等、標準型的身材,無需裁剪,你才享有名符其實的49令吉90仙,低于50令吉的牛仔褲。

但試問大馬人平均身高都不過6呎,統統都是需要額外裁剪褲腳才合身高,這豈不是分明是虛報低價、暗中抬高售價嗎?

至于廣告中說的那些快干網眼T恤,早已被掃得一乾二淨。而在數個月前我訪新加坡時,還看到相同的貨源一大批地待人選購。



今天逛完優衣庫出來後,我看到人人手中都拎著一個白底紅字的塑膠袋,即使走到金河廣場、樂天廣場也可見到其蹤跡。然後我在面子書的粉絲留言上看到一位安娣說,要買一件我覺得也蠻合心水的T恤給她的兒子。

日後優衣庫該是在吉隆坡無所不在、處處滲透的了。而且,優衣庫應該會繼續發燒橫掃大馬時裝市場,台灣時裝業形容優衣庫是「大怪獸」。

但我的姐姐認為:到底會否有人繼續去買這些衣服?這麼貴?

然而,一些時裝品牌如ZARA等還是自有擁蠆,即使是如此奢華。

有時我真的很懷疑,到底馬來西亞人是否真的如此富有穿起這些名牌衣著或服飾?難道馬來西亞人的生活水平有這麼高嗎?可是馬來西亞人的平均人頭年收入只有7000美金而已啊!在世界排名是很落後的。怎麼會有這麼多名牌(但也是靠過時的貨源來充撐)出現在大馬?

或許這些消費者都是扛著卡債來穿品牌的。人靠衣裝佛靠金裝,沒人會想到一身華貴的底下,是負債者。一如諷刺地,我們走在街頭時看到的汽車,全都是欠著銀行一屁股債而駕車在馬路上的。



我平時是不買名牌衣物的,之前中招不少,所謂的名牌,也不見得有多耐穿,又或是款式有多特別。一件長袖襯衫若是超出100令吉,我就覺得不合理了──你要工作多少個小時才能賺到100令吉?而你要怎樣才會儲蓄到100令吉?

或許我的金錢觀過于窄小了,但這都是相對的。我始終不知道如何勸服自己去接受100令吉或200令吉去買一件涼薄的上班襯衫。(而且你需要的不只是一件)

我常看到一些名牌衣物等是何等簡樸,又或是沒甚特別設計,仿冒是易如反掌的。而一些T恤只是將商標左放右擺一下,就當作設計,沒內涵,也沒有什麼訊息,穿在身上,形同是一個招牌,只是一件死物。

即使名牌衣服強調的是質感、材料,但只有穿在身上的人才知冷暖優劣,但外在讓別人打量時,無人知道你是砸下重本、排隊數小時去搶購回來的「真品」、優質衣裳,而披戴這些衣服亮相時,是否能真正贏得他人的尊重?



但最重要的是,如果你真的是講求穿著有自我風格,想藉著衣著品味來自我表達,就別挑一些優衣庫常見或明顯的T恤或衣物等了,否則,你是穿著制服,易于被標籤的一個群體,你是消失自我的一部份。

現在人人都為優衣庫瘋狂,而我不想成為芸芸眾生的一部份。自古那句話:物以稀為貴,就像空氣一樣,沒有人會認為那是稀貴的。

當每個人都在熱捧著優衣庫,以及不惜為它付出代價來擁有時,對我而言就是有價無值了。我現在有些擔心,我即將失去一個喜歡的時裝品牌,一如失去八年前的Baleno一樣。



後記:

有沒有聽過捕魚人的故事?捕魚人會將誘餌投入水中,讓魚群競相擁上來搶食,成為一片騷動的水域,過後捕魚人就會丟下空的魚鉤,魚隻會瘋狂到什麼都會咬的地步,形成了愿者上釣的現象。

如果你的定力足夠,那你可以選擇在人潮洶湧時到訪優衣庫,否則我勸你在排隊良久後或與人爭購時,一定要禁制著自己,問問自己是否需要掏錢。

因為你可能會買下一些你不需要、平時不屑一顧的衣物。通常在搶購時會出現一種病態性的傳染性,因為人總會去模仿他人,那最後打開錢包去購買只是一種身體反應,你會成為機械人,又或是獸性地亂吃一通。

到後來,你會發覺其實你搶購時的滿足感,並不是來自于那種體驗,而是對于那件衣物的佔有,而這些都是你在競爭意識上所造成的理智盲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