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ent Posts

2011年9月5日星期一

戲服


一個人的衣著,除了可看得出其品味,也可看得出其性格的變化。除了制服以外,制服是讓人掩飾一切,喪失自我的外掛,所以我那麼恨中小學制服,因為那種制服抹殺了我的本色,只是將我那圓滾滾的肚腩,那奇辱放大來看。

除了現實生活可看觀察一個人的穿著變化,面子書裡看朋友的相簿,會發覺更大的差異,因為有圖為證,可前後對照,更易察覺哪怕是一點一滴的變化。

特別是那種attention-whore型的朋友,會將過去微不足道毫不起眼,到如何蛻變成花蝴蝶的相片一一展覽出來,像是一種「變態」實錄。你就可知道衣著附帶著多麼強烈的訊息。

然而,我看到的是他們的身份危機,對本身的身份危機。

有的是本是女紅妝,然而裝扮中性、剪了個平頭,都是兩筒褲腳貼身,然而近年來開始穿裙子,衣著的顏色開始鮮明起來,不再是深沉的灰、藍、黑,然後整個人變得嬌媚起來。

或許過去她扮男人扮得出神入化了,我也早以為她是一個「傢伙」而不是一個美嬌娘,但在做人做了近三十年後才開始做回女人,我感覺到她非常地掙扎這新降臨的角色,所以她先從衣著著手添一些女人味,過後開始以那種嬌滴滴、嗲聲嗲氣的口吻說話,猶如看著日本動畫那種腔調。

這讓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寒顫,可能是她走火入魔的極致之後,才發覺要做一個自然本真的女人是多麼地困難。

至於她做回其社會性別角色的原因是:據悉她本來喜歡男人了,之前曾喜歡女人。

還有另一個經典的教材:另一個同志老是扮老成,油亮漆黑的髮型,像髹了黑油般發亮,穿衣都是格子襯衫等的裝重服飾,僅從其慣性的穿著,大概可總結他是接近30歲,加上之前荒廢保養身體,一身肥肉賤生,唯有以書生打扮來遮醜,到後來不湯不水,欲彌其彰。

詎料他只是一個廿歲出頭的小伙子。

近來也發覺他改裝青春一些的服飾了,例如T恤牛仔褲,但T恤是大紅大綠的觸目驚心,生怕別人遺忘著他還殘留著青春,之後是理著那種齊眉瀏海的妹妹裝,要扮起嬌氣起來。明顯地,他的裝扮是從一個男人改為一個較為中性的裝扮。

然後,他也開始健身了。

原因又是:他在談戀愛了,對方是一個時裝癖,所以就投其所好改穿青春便裝起來。

我也記起之前遇過的暮年同志,已年屆50歲了,可是怎麼還是青春小鳥般的裝扮?粉艷的熒光色短褲,看了覺得在奪魂──怎麼如此夸耀,連髮線也後退,也在事業上退休了,怎麼還如此奮力地力挽狂瀾著青春?

穿衣服是一種表達,但總是穿給別人看,可是有些怎麼也看不透自己。一個人的衣著品味逐漸改變,可能是內心的一種覺醒,但悟察不到自己的改變已屆臨荒調走板。

有時我在想,到底穿衣服給別人看塑造形象,是為了飾演他人心目中的角色,然後迎合與討好所定的規範。那麼他們能裝點自己的靈魂嗎?

不過說到最後,一個人可以易裝,換下衣服,但有時一個角色飾演久了,即使是戲服,也捨不得脫下來,那才恐怖,因為真正的自己已殆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