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每個人都是每個人的路人, 這一刻有交易,下一刻毫無軱轕。 |
香港店舖或前櫃服務員的嘴臉,我覺得最冷漠的演繹是銀貨兩訖後無拖無欠的變臉,那是商業交易關係的終止,你必須馬上過主。他們連一個眼神也不會留給你。
這種情況在香港推行付費紙袋政策後,我感受到最深。當他們看到我手中已有購物袋時,收了錢放在收銀機,就將一堆隨便摺好的衣服抹在收銀櫃台處,推搡了給你。你就收貨,「拜拜」的告別語也省下,與之前那種「歡迎光臨」的口吻和殷勤嘴臉是天淵之別的。
這次重訪香港,雖然是浮光掠影,而且活動範圍只是在街頭或商店,
![]() |
類似的藥房是否是新興的生意? |
一)藥房多不勝數:怎麼如此多的藥房?中藥店兼美妝店,都是霓紅燈招牌閃啊閃的,店面前是擺售奶粉及藥材,四年前來訪時沒有發覺如此氾濫,反而連屈臣氏不比之前矚目。
二)強國人入侵:要怎樣跟中國人相處真是「學問」,除了中國遊客多,連許多做商販或侍應的,都是帶著不純正的廣東話,一定就知道是異鄉口音。
而走在街邊或在逛街時,總會有中國遊客以先聲奪人、聲若洪鐘的高姿勢來搶奪你與店員之間的互動,他們或是搶著發問要人家先服務他,或是吆喝著孩子別打滾等等。而在路邊,他們常會停在路中央指手划腳找方向,在香港公共空間這麼狹小的地方,一個人指手划腳時會馬上阻礙人流。強國人的文明素養,讓人歎息。
三)港音荒腔走調:香港人的粵語歪音讓我聽得有時是毛骨悚然。「我」被唸成「OH」,而不是我們慣有發音的「NGO」,銀行的「銀」,本是發音「NGAN」,但我聽到的是「EN」,還有很多無法細述。而且他們的粵語聽起來太多的語助詞,聽起來非常疲勞。在一句話接下一句話有留白處時,會有一些累贅的連詞,例如「因為」、「所以」,扭曲了語意的邏輯,因為他陳述著的不是因果句子,但誤用、濫用這些連詞來補白。
香港人的粵語口音高低起伏,乍聽是抑揚頓挫,但那是裝飾性的口吻,女生說這種腔時,很 容易有一種裝嗲的錯覺,而男生這樣說話,則有過於裝腔作態。很多時候旁人聽起來覺得這是當事人的自我標榜的喃喃自語。
因為如果言之有物時,不需要這種矯情的表達方式,加上那種歪音,更加倍感污染。(這是從多場併桌時聽到隔壁食客的閒聊內容所感,閒聊到完全沒重點)
香港人喜歡那種耍酷或是扮有型的口吻來回應不屑、總帶著一些歧視性的語調,風涼話說盡,帶著一種「我比你優越」的姿勢。
如果看電視清談節目,香港人的清淡節目十分難看,主持人無法問到核心,當事人(受訪嘉賓)也不能擊中要害地回答(相信金像獎頒獎典禮那種無厘頭的問答環節就可知一二)。至多口齒伶俐地,會以譬喻等回應,但更多是香港人慣於那種調是間接諷刺、包藏禍心的,用口損一損你,但如果你要他們表達深層,意識流的心態、抽象的敘述,完整的主見表達,就只落得一個「俗」字,淺白得來只有若許的金句,但那種矯飾的腔調則成功轉移視線,讓人無法專心。
四)無處不談:香港人太愛講手機,走在街上或搭地鐵,一定聽到有人談電話。當然,那些談電話內容也是沒有重點。在馬來西亞的公眾場合,我們是否有如此頻密地談手機?至多是做低頭族。
五)粗口滿天飛:香港人是否都愛說粗口?或許我只是走在鬧市為主, 聽到居民間的談吐或是談電話時,總聽到性器官的名堂,而且是深嵌式、不自由主地說出那一兩個字眼,天衣無縫地流暢,我真是學不來。這種江湖味道,似是一種風尚。或許那幾天都是混在旺角等地,所以草莾味道特別濃。
六)珠寶店氾濫:周生生、六福、謝瑞麟等的品牌在鬧區可真是無孔不入,我覺得多到病態了,走幾步就有一間周生生,即使不走路,只需抬眼望也觸目可及下一間。我猜想該是為了服務強國人的暴發戶或土豪的拜金主義,所以名牌貨等奢侈品全都出籠。
七)球鞋稱霸:球鞋已演變成悠閒鞋,也有人穿成是辦公鞋,但是否名副其實來使用球鞋?至多是拿來步行,訓練到自己健步如飛。那些耐奇鞋等等花俏百出,都是噱頭,難怪一整條波鞋街得以維生,支撐本地市場都已夠吃了。
![]() |
竹架的築建,對我而言是樸素又精巧。 |
八)竹棚處處:或許是店舖租金太貴,所以店面汰換率很高,我看到的都是竹棚一堆堆裝修或 搭建懸挑招牌,但訝於那種巧手編織搭架起來的穩固,看似是隨便一紥,但富含物理受力的計算吧,否則如何確保街道安全與顧及工友安危?而且,怎麼會有那麼多竹枝──在馬來西亞我們是用鐵枝築架,而使用竹枝築建有一種古典味道,與香港的石屎森林反襯下,卻使用原始材料來作框架搭建,隱約中有一種反諷味道。
![]() |
送貨工友不少是赤膊上陣,從背影看,他們像健身院雕塑出來的身形,但其實要付出多少血汗?而圖中這位仁兄,其實是位至少六十歲的公公! |
九)搬運工友:我覺得最有香港男人氣魄的該是那些每天早在街邊看到的貨運工友,不要看他們的臉孔,但看看他們的臂肌與背肌,就可以看得到那種雄風。不少工友赤膊,背肌中央有一槽深凹,左右兩側的背肌彷如被拆了翼般,但仍可看到一簇簇的肌群糾結。每次看到他們的汗水及喘著氣在搬運蒸餾水水桶、或是食材供應時,這些人也是這座國際都市最生機勃勃的一面。
後注:這一次去香港,由於我無法在機場購獲CSL的7日數據儲值卡,於是想到入住酒店後才購買。我在尖沙咀先去漢口道的1010購買,對方說售罄,之後一個白眼飄過去。我問他,如何可以購獲。他說:你去CSL買。我:請問在哪裡?他:在金馬倫道。我:請問有地標嗎?我剛才明明經過但沒有看到。他:那就是地標。你連地標亦睇唔到咁你就係睇唔到了(諷刺我是盲的)我折返去金馬倫道,終於找到那間店面,原來是一個普通不過只是佔半邊店舖店,何來什麼地標?簡直鬼扯!我如同找到救星,於是亢奮地要求購買,對方說,售罄了。我晴天霹靂地說,我一連去了兩間1010都買不到,請問何時才有貨?他說他不知道。我說還有什麼辦法可以買得到。他說叫我去其他便利店去找。於是我去了三家7-11便利店,2家K Circle都沒有,7-11便利店的店員更冷漠,畢竟他們只是兼售電話卡,不會特意介紹其他。
他們反叫我去其他電訊公司查詢。於是我又去了SmartTone及中華移動,但配套不適合而作罷。我又折返另一家便利店,該店員說,我們有售CSL,但是是卅天的(價格是138港幣,當然是昂貴幾十港幣)。我逼於無奈說,「好吧。」但我想,不如重返CSL店面要求購買30天數據卡吧,反正對方可以替我安裝及設置。於是我重返剛才那間CSL店面查詢──被告知的答案是:我們有出售7日制的數據儲值卡!這就是我在兜圈子輾轉了一小時後所尋找的目標!但剛才為何沒有?我再詢問那店員,透露其同事之前說斷貨。這新店員解釋,「剛剛補貨了。」但這句解釋是否能查證真偽?他可能在維護著同事,也有可能是敷衍著我來作一個解釋。總之,我為了這件事情折騰了近兩小時走到幾乎 腳斷,才能如愿上網。當我一切搞掂後,原來都是晚餐時間,而我連午餐都還未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