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提及我心血來潮去找了一個認識很久的故人的臉書賬號。這人是薄有名氣,而且是有一些才華和學識。
當年我對他是持有一種慕強的心態,加上他的外型不錯,暗地裡也是有些怦然心動,而且他是同志。
可是我們的接觸僅限於工作上認識和朋友的朋友那種,並沒有真正吃過飯。
直至有一次我鼓起勇氣問他是否要一起吃個飯,他同意了,然而我和他確定了日期後沒有下文,直至我一再SMS他敲定時間和地點時(當年還是SMS),他失聯了。
那是20年前的事情了。
這一頓飯就永遠吃不成了。他事後有向我道歉,表示當時有急事忙著沒來得及告知,我就自此下頭了,感覺很不舒服,因為我覺得這種態度太不負責任了,這也意味著,因為是我的地位和身份,所以這約定不重要,即連被通知一聲改期或取消,我也不被放在眼裡。
我想我篩選掉他,該是從這一場夭折的飯局開始,而且是不知不覺種下了因。我因工作需求又得與他接洽,合作已展開,中途又發生條件不符合而合作突然破裂,我知道這個人,不需再出現在我的生命裡了。
我們又中斷聯繫了。
因此,直至幾天前,我是幾乎忘記了這人的存在,直至那一晚我搜出臉書賬號,他一切安然,容貌和體態也沒甚大變樣,當然身材好就說不上了,不過臉書的相片上的神韻等已不再讓我有什麼波瀾了。
我當時第一時間是想,我們是幾年斷聯?我忘了,我連他這個人的存在也忘了,這事情就說明,有些人像一陣風吹過,你看不見,也感覺不到他幾時拂離而去。
我後來回想到當年的自己。為什麼會對他心動和慕強?第一是外型,第二是我覺得他腦中有料(有學識有見地),第三是他的教育出身背景。
但一轉眼,我不再是輕熟年紀,也人到中年了,我反而覺得這一切,好像是不過爾爾。
一個人沒有常期保持運動健身的皮囊,始終敵不過歲月輾壓。
沒有定期長期自我學習的動力,也只是原地踏步。
加上如今資訊過剩的年代,凡有些學歷和學識的人,都不是什麼大事了,但一個人的智慧和心性是否有增長,這才關鍵。
這幾年我遇到幾個我「以為」很有學識和才華,外貌身材也不錯的人,經接觸之後(而且還是肉體和交談等的交流後),我對這些我心中投射的海報男孩形象,所開的濾鏡真的開太大了。
我不羨慕他了。當年羨慕他的學識和語言表達能力,恰好投射出其實我內心匱乏的特質,所以我很想要。
然而這些年我自己一個人不斷買書自習等。現在的我,不知道我是否已達到了這個人的學識與見地的高度,但我不會再輕視自己,覺得自己技不如人,覺得自己一直低下不堪。
我已有十多年沒有再見過這人,不去想也不會去想是否會見面。我想,即使再重逢,再有交流,我是否和他能比個高低強弱,一點都不重要了。
我這些年來跨界轉行換生活圈子,朋友圈刷新了好幾次,有些人,特別是當年不少同行及鬧心過的小人,在幾百萬人口的同城生活這麼多年,竟然沒一次再見過了,我鬆了一口氣。
這些是玄學裡說的,命運會安排和送走不符合你氣場的人,緣份盡了,就是沒了。我有一點點的相信了。畢竟在這個資訊和通訊發達的時代,要找上一個人不難,要隨機碰上一個舊人,更難了。
而且,我發現這幾年,我記得的是我遇過什麼樣的男人,還有我禁果裡的故事和情節,然後自我內觀自己,特別是去年發生這麼多我沒遇過的事情和爛人,我為自己的心情起伏把脈,我的心情感受是怎樣,我應該如何調節我的應對態度。
更黑暗一些而難以啟齒的是,我更加關注自己的情慾表達、而且琢磨著自己床上功夫要如何精進,我記得的反而是這些一步一腳印,因為這是關於到我自己,我本人的快樂和愉悅。
工作、職場那些學識知識,不知怎地我不大想去探索追求和佔有,我漸漸明白,這些行業知識,其實就如同木匠手裡的鋸子,你不可能永遠惴懷著一把鋸子來使用,換句話說,這些都是工具,笨重而累人。
所以我也漸明白為什麼我與剛才所說的那仁兄沒甚聯繫,也不再有慕強心態,因為他是我行業專業裡的一本「參考書」,而我現在也不想要了。
我發現這一兩年,有了「我選擇不要」的自由,才是最大的自由。
1 口禁果:
加油⛽!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