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ent Posts

2008年10月29日星期三

Mamma Mia

我知道,這是一篇遲到的文章。可是我才剛剛從戲院看完了歌舞片《Mamma Mia》回來。儘管很多人已看過這齣電影,然而我是千辛萬苦才湊到時間,在寥寥無幾的上映戲院中找到合適的時間,在下班後步入戲院看。

當然,在戲上映這麼久後,我也沒費勁去找人相陪了,因為多數朋友都看了。看戲DIY,就像健身舉重一樣,可以自得其樂。

整個戲院已不再滿座了。我想只有少過10個人在戲院裡。這10名觀眾恰恰好是安排在同一列的座位上,我遭左右兩邊的觀眾夾擠在一塊,恰好我的左右兩邊皆是一家人結伴來看戲,他們有些招搖過市的壓迫感,我反是有些孤單落魄的感覺。

然而,當音樂響起時,我就投入在戲裡的明媚風光,還有那些熟悉的旋律。

我對這齣由舞台劇改編而成的內容沒甚印象,儘管我現在才知道這是一齣火紅的舞台劇。之前也沒有真正留意過,只是知道恰好舞台劇班底也即將來吉隆坡搬演。

所以,在不受一些既定印象的左右影響下,我就覺得非常享受了。

讓我感到有些驚訝的是,原來Meryl Streep的歌喉也不錯,她的演技好是公認,沒料到聲音也一樣有實力。看到她左搖右晃風騷地獻唱時,更是意外她可以展現出活潑的另一面出來。印象中她所演過的角色是內歛陰沉的(OK,我只看過三四齣如"The Hours" , "The Devil wears Prada" 等)。

當然還有前占士邦Pierce Brosnan 開口時,我就大喊救命了。怎麼他的歌喉如此不濟也會讓他獻聲?我想只有粵語俗語中的「拉牛上樹」可以來形容,特別是他唱到高音時簡直是跟不上,連音階也抓不清。

片中的三位「哎啊老竇」都是滴油叉燒的中年漢,我看著Pierce Brosnan其中一幕在雨中脫衣時,他鬆垮的毛茸茸胸肌在搖晃著時,突然想起他在與楊紫瓊合拍的Tomorrow Never Dies時有一幕也是在水喉頭下濕身鏡頭,可真是此情只成追憶。我最難忍受的是,即連他的胸毛也泛白了,這是一種無可掩飾的老態。

我卻完全被他turn off了。

另外是Colin Firth到最後揭盅原來是位轉向的bi佬。我有些不可置信,真的嗎?可能劇情的轉折太快,而且絲毫沒有一些跡象。我還懷疑是否是大馬的電檢局刪去了一些畫面。

然而,當片尾時眾人在水花四濺中時,Colin Firth摟著他的男伴歌舞時,我可以感覺到我身邊的那位爸爸觀眾似乎很緊張,因為他就板直了身體,似乎看得不自在。



我覺得這部戲很動人,居功至偉的當然是ABBA的歌曲。ABBA是這齣戲的主角與靈魂。這是我第一次如此仔細地去聽ABBA歌詞,更與歌詞一起去體會。

讓我感到最有意思的是《The winner takes it all》,歌詞寫得很精緻縝密,意境是層層遞進與幽微的轉折,以牌局來譬喻結束的愛情,寫得淋漓盡致。我喜歡副歌的那兩段歌詞:

But tell me does she kiss
Like I used to kiss you?
Does it feel the same
When she calls your name?
Somewhere deep inside
You must know I miss you

聽這些愛情歌曲都會有這樣的感動,特別是如果你經歷過類似的過程時,像是突然找到別人為你表達心聲的共鳴。

我像是驚鴻一瞥發覺到這首歌如此地動容,難怪成為經典名曲。

其餘的歌曲,如"I Have a Dream、"Honey, Honey"、"Money, Money, Money" 、"Mamma Mia!" 、"Dancing Queen"、"SOS"、"I Do, I Do, I Do, I Do, I Do" 、"Take a Chance on Me" 、"Waterloo" 、"Thank You for the Music"都是老少咸宜與耳熟能詳的歌曲,以前常聽時是感受到節奏與強勁的沉音背景,但沒料到這些歌詞寫得如此搞怪。

而這戲/舞台台劇能將這些搞鬼的歌詞以故事性質串連起來時,我不得不佩服劇本原創的功力。



老實說,以前聽這些歌曲時都是充作背景音樂地去聽,特別是我有一位阿姨,在我們小時曾經與我們一家一起生活,她是ABBA的歌迷,當時她最喜歡就是開著那種已經絕版的「大碟」錄音帶來播放。她喜歡將歌曲開得很響亮大聲,然後就讓我們姐弟就靜靜地聽這些當時的流行音樂。

ABBA在80年代初就不再活躍了,不過我阿姨依然將他們的歌曲變成了生活上的音樂,以致我覺得我彷彿從ABBA的音樂裡過活著的。

當時我記得這位阿姨還是留著中間分界線的一頭秀髮。那是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最流行的頭髮。童心未泯的她,長得十分秀麗,但她帶著一種嬉皮式的處事風格,崇尚及時行樂,她也會與我們一起瘋顛地說著孩子氣的話,然後最喜歡買許許多多的零食回來給我們吃。那時我們只是學前年齡的孩童,她未婚,當我們是親生兒般疼,用她的青春與我們一起來感受著那個時代的流行文化。

我現在時時回想,迄今我仍喜歡聽這些節奏明快的英文歌曲,也是受到這位阿姨的影響吧!

不過,我這位阿姨往後的日子過得很苦。那是另一個滄桑的故事。在幾年前我這位阿姨發生車禍就往生了。她永遠停留在46歲的模樣,我永遠看不到她變得蒼老的樣子。

我剛才看著這部電影時,懷念著她的心情就油然而生了。覺得彷彿我這位阿姨人在雲端,聽見這些旋律時,希望她會聞歌起舞。



劇終時我靜靜地聽完片尾曲。想起70年代時的阿姨、80年代時的童騃時光,還有愛情感情的得失起落。像是浮生蒼華片刻間。

歌曲真的能帶給別人很多悲喜交錯的回憶。我依然抱著感恩的心去觀賞這部電影,讓我重拾著遺忘很久的人與事。現在我想著要快快買一片dvd回家重看,與我的母親一起觀賞,我想她也會憶起她那位薄命的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