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執是怎麼詮釋的?我想我應該先介紹這樣的一個人出場。
一切就從一個手機開始談起。
●
她用的手機,還是黑白狹窄熒幕、單音鈴聲的那種。每次她的手機響起來時,我總以為我第一隻手機在響著:因為那是我在10年前用的第一台諾基亞手機、當時我使用的鈴聲就是這款相同旋律的單音鈴聲。
那手機已破爛到可用「傷痕累累」來形容了,因為那手機過于老式了,已無法在手機店買到合適的護套,她就用一些塑膠袋包裹起來,我看了後怪叫:「你真丟臉啊!你與我出街時,不要拿你的手機出來。」
那手機的鍵盤按碼也糊掉了,還是那種塑料式的按碼。我也忘了這是什麼款式的手機,只是我肯定那是諾基亞的入門式的手機。
然後,那手機的聽筒部位的蓋子已掉落了,所以露出整個內在的聽筒零件出來,我不知道她是怎樣接聽電話的,因為那種接觸感覺就像你與一個露出內臟的兔子說話。
她的手機是不能收看中文字的。我記得兩年前我在國外發了一個手機短訊給她,就是要查詢一種藥品名稱,當時我是用中文輸入寄短訊,她才告訴我:她的手機是無法看到中文的。在情急之下,我又得用英文再輸入重新寄發。
我很好奇到底她是怎樣用手機?
今天她在寄了一個手機短訊給我,詢問我如何翻譯一個英文詞。我回答了,她的電話馬上來,然後就說:我讀不到你的短訊。
我在電話裡馬上質問,而且這是我過去很久很久已提出的疑問:為什麼你不換手機?
我忘了補充的是,這台手機不是她自己買的,而是她一名換手機後過剩的廢棄手機,而轉贈到她手上,之前她的手機留在廁所裡忘了取走,就暫時暫時借用他人的手機。
算算迄今該手機也用上至少三年了吧!
而每次她就是捧著手機談電話,就像揣懷著情人一樣,對著這樣的親密近身物,她的要求過于簡單,但有時她在放下手機後就喃喃自語說:我的手機真是很燙手。
我就是那一句:當然啊,你的手機那麼舊,散熱功能也不好啊。
●
那我之前用過什麼方式脅逼她換手機?我試用過激將法:「人家外勞的手機還先進過你的。」
然後我又說:「你這樣包裹手機,像不像在雪櫃那種冷藏品?」
到最後她近來耳朵發炎了,聽力有些受影響,我看到她那手機裸露的聽筒時,我實在忍不住了,因為剝蓋的聽筒可能會影響音質的輸出,對聽力更是影響的。我取出我在使用iPhone之前的一台舊手機給她,那台手機還是可操作,只是熒幕出現問題,若拿去修理,該是可以使用的。
她說「謝謝」,然後就說:「我會換手機的,我會的。」
但到現在,她依然沒有動靜,我那台手機仍然棄在那兒。
剛才我再問她:到底你幾時要換手機?因為我想到今午被她那一封收不到中文字的手機短訊給惹怒了。
我的意思是:你不換手機就罷了,但當你需做一些事情,自己又沒有好工具,之後又麻煩到別人(我是在工作百忙中接她的電話),就不是一件應該的事情了。
她說:快了快了,我快要換手機了。
然後她說:但我肯定不會買iPhone等之類的電話。
我問:那其他類型的智能手機呢?
她斬釘截鐵地說:不,我只會買那些馬幣300、400令吉的索尼艾立信手機,我不用上網的。
我問:你怎麼知道你不需要上網?
她:我回家可以上網啊。
我:那你是否知道智能手機是一種未來趨勢?
她:知道啊。可是影響不到我。
我:可是你買那些幾百塊的手機,什麼功能也沒有,真的很不值啊。
她:我就是要手機來打電話。而且,我最大的考量是我的收入不定,我不想花太多錢去供一個手機與電話費。
我:你現在要換工,打算跑業務,就應有一台體面一些的手機去見人,否則人家會看不起你這種寒酸味的。
她:就是因為我要換工了,收入來源受影響…除非我收入好一些…
我一聽,腦裡就浮現了這樣的答案:
(我:你上回也是用這種環環相扣的理由:那時你說你失業、身體又有毛病,我叫你去看健身中心做運動活動筋骨。你說你要先找到工,有收入才有錢給會員費,再調理身體。但你的身體有毛病,你又找不到工作,因為你要常請病假。
所以,那時我就說不如你一邊找工、一邊調理身體養好良好生活習慣,這些事情都可以同時進行,然後一起收效。而你就逐一逐一地來推搪。
現在你的身體還是老樣子,你找到的工作不到半年又不想做了,到現在你也沒有加入健身院啊或是去跑步的。而如今到換手機了,你又說要等到有好的工作,才來買優秀的、昂貴的手機……)
後來,我就覺得再談下去也沒意思,也沒有意義了。因為對她而言,除了她的主張以外,都是廢話。
或許她真的是吝嗇,而不捨得花1000令吉來買一台iPhone等的智能手機,可是目前市面的手機全近乎破千,那些入門式手機選擇已不多,未幾就會全盤淘汰,何不多付一兩百令吉來買一些較耐流行的手機?
而且人是移動的,上網就是求資訊,資訊就是一個人的資產:至少你迷路時你可以查看地圖你身在何方,至少你在塞車時查看一下四週是否有封路,這一切都是隨時可上網,隨時都可以發掘到的驚喜與用處。怎麼如此篤定地唱反調說「我不用上網,我就是可以回家上。」
況且若是現在要跑業務,要會見客戶,就該要一台智能手機來做記事本,一些簡單卻瑣碎的自我行政工作,智能手機就可以扮演這種工具利器的角色。若是客戶要求業務員電郵一份文件過目,她是否要跑到網咖或回家上網?又或是只是用手機來對談文件內容?
她是否發覺到在現代生活裡,當我們要更上層樓時,生活面就是更為複雜,人與事就是功能區隔化?為何她覺得自己可以對抗主流?為什麼不花多一些錢讓自己活得順暢一些?
有時我們需要從善如流,你可以擁有自己的價值觀,但必須去變通去調適整個外圍境。冥頑不靈,如此自我地杵在那兒做砥柱,你是否能對抗整個時代洪流?你只以自己的認知與學識去認識這世界,但世界在變化時,你又是否感應到那微毫變化?為什麼如此短淺地看著自己雙手緊握的東西,而不嘗試遠眺放手去擁抱呢?
●
從一台手機談起,可以談到無窮無盡的許多人生道理。當然這只是視角不同,或許我不是全對,只是我覺得連一台手機也如此看不開,你還能與她談更多的意見嗎?
有時我發覺,一個人老是無動于衷,也是一種驕縱。
除了固執,我真的不知如何形容她了。而她永遠都不會在我的生活退場,因為她就是我的姐姐。
Recent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