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上司要保持怎樣的距離才是最好的距離?
上週我自己一個人外出吃午餐,上司撥電來問:你在哪兒吃飯?我如實回答,她說:「好我就來join你。」
我難以拒絕地等待她一個人駕車前來,當時我已吃完一碟飯了,從一個「食客」變成「陪客」,也要從一個下屬的身份,轉換成輕鬆的口吻來和上司交談。
然後我與上司就這樣分享了一些生活上的小話題,還有對置業、工作崗位的看法,那也是一個經營得十分刻意的社交場面──你要故作輕鬆,你要慎守雷池。
而在今天,上司早上撥電說她有些事情,無法準時進入辦公室,所以我就代為打點,直至下午,她又要會見一個重要客戶,我儼然是秘書般通知她這客戶的地點,還需為她指路如何抵步。
然而在午飯時,我乘著其他同事的車子外出用餐,她的電話來了,我是一邊接電話,一邊聞著剛捧上桌的飯香,一邊掏腰包來付賬。
然後一邊聽著她的吩咐:你馬上代我去見那位客戶。客戶臨時改變地點,而你現在的位置比我更為靠近那個地點,你去就方便一些,我無法趕得及。
我望一望手錶,我必須在15分鐘的時間內,抵達那個車程30分鐘的會客地點。我再望望那碟香噴噴的飯,摸著饑餓的肚子。
而且,我得去會見那重要的客戶?那大客戶講明只要接觸特定「輩份」的人員。我是什麼輩份?我只是一個小人物,如果隨意代表,大客戶會不會覺得公司不給臉子?
她或許聽不見我在擁擠聒噪的餐館中掙破喉嚨來與她對話,我說,我如實地解釋著這狀況,同時也如實地告訴她我正在用餐。
但我來不及告訴她,我其他在座的幾位同事也正在用餐,如果我要馬上離開,我得重回公司取車再出發,而且在座同事必須丟下飯菜馬上離座載我回公司。
上司說,比她高級的上司說我可以代為出席。她就是要指定我去出席「接客」。然後我建議:可否讓另一名比我更高級更有資格,而且人在辦公室裡的V去會見?
在人聲嘈雜的環境中她聽到我的嘀咕,然後我聽到這名上司在電話中給我的回應:「你這樣說話的方式真的不行,我叫你去,你就這樣回應我,好,你不用去了,我叫V去。不過你真的要檢討一下你這種態度,我是你的上司,你是不能夠這樣和我說話的,你在面對突發情況時就不能應付…」
我整個人呆了起來,拿著手機,就像把手機卡在喉間說不出話,我說,「我沒有說我不要去,我只是解釋即使趕著去,我也一定會遲到…」
「不用了不用了,我叫V去,但是你真的不行,你要檢討自己一番…」她蓋下了電話。
天啊,我有百口莫辯的感覺,如果在以前,我會繼續「陳詞」來解釋。但是我今天沒有再說話,我只是唔唔唔地回應著,在她一連串的開炮下,我已體無完膚。
然後,我整碟飯都吃不下了,因為氣都滾到喉嚨了。
我不知道我真的要怎樣去成為上司眼中的100分。我在改進著我的工作態度,我在變化著,但我是否要進化成一個只會說Yes的機械人,或是退化成一個只會逆來順受低頭的工奴頭?
我可能在回應語氣讓她感覺我在拒絕她的吩咐,但我只是就事論事,可是作為一個上司,是否也可以有人性化的一點,在差遣時去摸清楚情況?
我在工作崗位上,是處理著自己的職務,還要支援其他能力不濟的同輩或晚輩同事。在下屬的角度上,我是配合著上司的要求去解決問題,我相信問題的解決之道也是出自于集思廣益和協商,我就這樣出著點子來給建議,給feedback。
如果問題太大,就應teamwork來分擔處理。但是為什麼上司解決不了自己的問題時,卻需要我去承受她那種負面情緒呢?
為什麼上司要如此蠻不講理?
為什麼上司要如此莫名其妙發火?
為什麼上司都以為下屬會說出如他們心意的答腔和回覆?
為什麼上司不會站在下屬的位置去想:我們也是盡本份為你服務,大家是求財不和求地掙錢餬口。
為什麼上司不去反省:下屬只是來「協助解決」你的問題,而不是「全盤承擔」你的問題。如果我能全盤處理你的問題,不如我做你的上司不是更好?
為什麼上司要一口否定我愿意做為支援者的角色呢?
我跟椰漿飯說起此事,他說這是「女上司」的不理性的天性使然。我不想性別歧視而相信「男上司容易相處和理性」的理論,我只是相信自己在盡著本份去做工。
我真的不知道如何與這樣的上司相處,一週前我們像朋友一樣地「故作輕鬆」聊天,一週後她擺回上司架子來發號施令。
到底我是否是逾界了?我是否是超越了上司與下屬的警戒線距離?
這次的教訓是:以後不要與上司一起吃飯,以後不要當面拒絕上司的差遣(即使我要下刀山落油鑊)。
以後,我只會做一個冷漠的下屬,只會機械性地說,「是」、「好」、「我會盡力」、「謝謝」言簡意骸的回應。
我會成為一個不需要思考能力的怪物、沒有反思能力的勞作動物,一隻死板和呆滯的藍領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