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ent Posts

2021年11月5日星期五

老友記的十年

 那天晚上,終於看了《老友記重聚特輯》。

 

這是一個久違的觀看,我一直說要看看這特輯,但就是沒有機會與心情,所以一再錯過。

我也沒想到是以一種紀實加連場訪談的手法,並還原當年的場景來拍攝這特輯,我還以為是有什麼延伸故事。但這樣也好,這是一場回顧,也是一場重溫。 

我在初始那幾幕時,真的被飾演Joey的Mat LeBlanc與Matthew Perry給嚇倒了,這兩人的老態是六人之中最誇張的「前進速度」,反而我也很喜歡的David Schwimmers樣貌上並沒有多大的改變,身型體態也保持得很好,至於女演員,除了Courtney Cox有明顯的整容樣貌,但基本上另兩人都是漂亮地老去。

其實這六名演員,我是每個都很喜歡他們的容貌,可以說著迷了,也喜歡他們的人物設置,我觀看這麼多電視劇以來,沒有任何一部電視劇讓我同時覺得整體陣容都很順眼的,例如《Sex and the City》,我最討厭及看不順眼的就是Sarah Jessica Parker,我覺得她根本不配演女一的位置來演Carrie Bradshaw。

我對《Friends》的印象很深,除了顏值吸引,但內心裡還有渴望著看三位男主角的赤膊畫面等,是那種摻雜著性幻想去觀看的一部喜劇。而當時也是我學英文時熱衷期,但往往是看著馬來字幕來明白劇情。

後來,這特輯重溫一些往期劇情時,我感到有些陌生了,即連其大結局我其實也沒有看。我馬上上網搜索這長壽劇的播映期,原來是1994年至2004年。

這十年,我在做什麼?

回溯去想時,這套劇是我在十七歲那年在美國首播,那時是1994年9月,我讀著高中,正陷於痛苦的理科生學習生涯中,因為我跟不上理科班的內容以致成績一落千丈。

馬來西亞在轉播時應該是至少有半年年的播映時差,我想那時我首次接觸時該是唸著中五了,正在拼搏著馬來西亞的政府考試SPM。

那麼我該是在18歲時才開始觀看,然後應該是看了兩季,過後我就離家住宿舍上大學,電視機脫離了我的日常生活。

可是為什麼我對這齣劇印象那麼深?我只記得它陪伴了我好久好長的歲月,但事實上,我該是在1996年起,是斷斷續續地觀看,因為很多時候沒來得及回家看,電視也沒有重播環節,特別是尾季集數,我該是錯過了很多集,因為那時初涉職場,該是忙死了。

而這齣劇,是我當時在大學唸書時趁週末或連假時回家的理由之一,可見得它當年在我的生活裡是帶來多麼重要的拉力,它可說是我生活動力的泉源之一。

我在一邊看著這特輯,除了感慨著時光荏苒,但當然也回想著1994-2004年之間我在哪裡,做著什麼。

這時候一想,那可真是我的人生中最多變化的十年,而且運程起伏最多。

在表面上,我是循著一般年青人的成長軌跡:

高中畢業➡️意外考上大學➡️大三時拼畢業論文(到幾乎虛脫)➡️大學畢業後馬上進入職場➡️買車供車成為月光族➡️淪為飽受上司蹂躪的社畜➡️➡️人生第一次跳槽➡️申請讀研被拒等等。

但我另一條躲在櫃裡的人生平行線也開展了,那是屬於內心與情慾的:

確立自己是同志➡️不斷搜索同志、男人的一切➡️希望可以看到更真實的男體➡️終於有了第一次性經驗➡️終於被成為炮友➡️➡️➡️➡️➡️《亞當的禁果》部落格誕生在老友記告終的翌年。

這些種種人生哩程,都是鑄造我的人生價值觀的重要過程與養份,沒有這十年,就沒有今天的我。

我現在連這十年的每一年有什麼重要事紀,回想起來我都記得一清二楚,發生過太多的傷悲、肉體上的痛苦、心靈上的破碎,當年自己的糾結與自負,到最後被摔得支離破碎各種,快樂和不快樂的比例是10:90的。

說到底,生理年齡上從少年到early adulthood,其實不論是身心靈都會起翻天覆地的變化,因為迷茫,也因此迷航。

我在低谷時期,曾一度去鑽研命理,只求解答:為什麼我會這樣---因為我真的解釋不了發生在我年輕時的運氣怎麼會這樣崎嶇,所願皆落空,例如當年上大學時為了申請獎學金,我曾經寄了逾五十封獎學金申請書,全都因我讀的科系是冷門系而落選,然而我身邊的朋友完全沒有這種繳學費的煩惱。

而我,最後申請到需償還的助學金,還是在2004年後工作的幾年,才陸續還清。

總之,那些年人家得來全不費吹灰之力的事物與人,我拼了全力,卻事倍功半,甚至一無所獲,從考卷分數到就業機會,從賺錢能力到前景等等。

後來,那些命理知識告訴我,我就是天生少年運不濟,這是自帶的命格。怨不了誰,或許只能怪自己修行不好。

我還有什麼話說,我不得不相信這就是命,宿命。

我後來看著這《老友記重聚特輯》時,默默地流下淚來,看著熒幕上的人物已年華老去,看著歲月的痕跡是怎樣刻在男演員贅肉垛垛的臉上,也好奇這些演員一劇而紅後為什麼光芒盡失(例如Matthew Perry我再也沒見過他演其他電影電視,他一直就是Chandler Bing)

看著畫面穿插著舊場景時,鏡頭上帶著的是六位演員脆卜卜的光澤臉蛋,那是風華絕代的印記,但切換成當下的老演員時,不得不感慨說,過去的,真的過去了,都該要放下了。

在特輯中有訪問球星David Beckham的一段懷念的訪談,說到他有時到異地踢球時,他回到酒店時必會開啟老友記的特定一集來看,不論多累多不快樂,然後一邊看,一邊傻笑治愈自己。

的確,一套長壽喜劇能維持十年,一定是有其治療特點的。

剛才我重新開啟第三季(1997年首播)的《老友記》來補看,光是第一集的笑場,幾段鋪墊得的笑梗已讓我爆笑了幾次,包括一場提及Ross對Chandler說,閨密無所不談悄悄話時,連男友的girth都會提起,我看的中國盜版版本是將這關鍵詞直譯成了「腰圍」時,完全get不到其笑點的神韻,但是那時我一聽,不自由主地狂笑起來。

那一刻,我是真的用耳朵聽見劇中人說的英語單詞是意指什麼 (以前我聽英文時是如同聽不入心的),第二是我一想到男人的girth時馬上意會到真正的意思是什麼,因為,我真的體驗過不同的girth了,而且我還記得當牛爆紅但已息影的一個禿頭神鵰巨根g4pay男優Girth Brooks.....

或許,現在是要感恩1994-2004這十年打磨過的自己,沒有這十年的養成,沒有今天的我,我該對當下的我感到知足和快樂,或許,我真的該開始喜歡當下的自己,該與過去的自己和解,今晚算是一場與歲月的真心告解。

 

ps:我身邊的老友沒有一人是追看這部劇,真的找不到人來分享這些心情點滴,有時我真懷疑與我建立起友情的老友到底是奠基在什麼基礎,因為即使是最基本的聽歌與看戲喜好,我們已截然不同---我多年來是跑洋人圈,而他們是王菲等港台等演藝圈,而且對洋人的樣子還長了臉盲症。而即使我現在轉看中國了,他們對大陸劇或綜藝也冷感。

我想,這也是為何我覺得《老友記》這部劇為何離我這樣近,因為我在自己真正的老友身上所無法獲得的,都投射在這部劇裡去吸取了。


1 口禁果:

匿名 說...

当先生,我也是老友记的粉丝。您的成长轨迹可谓是我们一般共同经历,在学校在社会都是模版一般的过程。但愿你柜里人生快乐比不快乐比例对调为90:10,加油↖(^ω^)↗
一号角色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