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ent Posts

顯示包含「euphoria」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euphoria」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4月25日星期五

當一個男孩說「我覺得我很醜」——《Adolescence》觀後記





慕名之下看完了 Netflix 的迷你劇集《Adolescence》,終於明白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好評。我真的落了好幾次淚。

全劇四集,以一鏡到底的方式包裹住層層社會議題,每集都像是一場精準的心理解剖,這些並不是「被討論」,而是被編劇巧妙地埋伏在角色之中,成為他們情緒的火種與破口,同時不只每集彼此呼應、埋藏伏筆,連角色的情感脈絡也從頭到尾細緻堆疊,著墨最多的是父子關係。

年僅13歲、沒演過戲的 Owen Cooper 一鳴驚人,尤其第三集與心理醫生對戲那場,台詞量大到近乎殘酷,但他竟能穩穩駕馭(而且其實是全劇第一場拍的戲和他第一次出鏡!)。其實從第一集開始,他的表現就已經夠震撼了。

這部劇比較容易與淺表的討論議題,是親子溝通問題、校園和互聯網霸凌,但我看到的是那些更深、更不容易說出口的心理困境。

第三集挑出許多讓我共鳴的心理問題:雄競現象、父權崇拜、男性自我攻擊的原罪、自我認同感、厭女心態、渴望被愛、親密關係⋯⋯

這些隱性的、難以言說的議題,在 Jamie 的語言與情緒中被攤開。

第三集講的是一個長相不符合主流審美、性格柔弱的男孩,如何在一個男性氣質被定義得如此狹隘的世界裡,掙扎著認識與肯定自己。

從他說出「我覺得我長得醜」那一幕開始,就能感受到整個人是怎麼被自我厭惡與父權壓力壓垮。

那句話,也呼應了第一集中 Jamie 被要求全裸搜身的戲,當時他父親(由 Stephen Graham 飾演)激烈反對這樣的羞辱,因為之前Jamie被捕時已尿床了,而鏡頭最後落在父親那張情緒複雜的臉上——那大概是他們第一次真正正面對立,也第一次「赤裸」相對──兒子是祼體,父親是祼著情緒,卻嘗試掩藏。

還有第三集Jamie對心理醫生最後那場狂飆式的質問:「你有喜歡我嗎?」那其實是極度渴望被愛卻無法得到迴響的怒吼。

其實我想到一個理論觀點,非常貼合這迷你劇集所呈現的情緒結構:男性在成長過程中,被不斷灌輸「要堅強」、「不許脆弱」、「要有陽剛氣」,而這種規訓會在他們內部形成一種深層的「自我攻擊原罪」——也就是對自己的性特徵產生焦慮(陽具大小、性功能、生殖力),對自己的「不夠男人」感到羞恥,久而久之,連要向親近的人訴說這些脆弱的權利都被剝奪了。

當這些焦慮無法被說出口,就會轉化為逃逸行為:像是出軌、沉迷肉體、或表演式地宣告「我還是個男人」,其實某種程度上,那也是在尋求內在解放。

所以 Jamie 去找那個女同學,其實也是一種求救。他想靠一場親密行為修補自己脆弱的主體,但被拒絕與羞辱後,那份本已搖搖欲墜的自我,瞬間崩毀。他刺殺的,不只是她,而是他自己——那個無法被愛、不夠像個「男人」的自己。

這不是為他的行為找藉口,而是試著去理解:一個男孩怎麼會走到這一步?

我自己也經歷過某種版本的這樣的過程。剛出道同志的時候,我選擇當「零號」,但零號在同志圈的鄙視鏈裡總是中下位,不夠 man、不夠「攻」、太婊太淫。甚至不能做自己、不能陰柔,不能太情緒化,不然就會被貼上標籤。

我心中一直有個問號:為什麼我不能成為我想要的男性主體?為什麼我非得按照社會、原生家庭的期待,來長成一個「合格的男人」?

甚至連最後一集裡 Jamie 的姐姐Lisa在公放的電話裡一句隨口輕描淡寫的問話:「你還有去健身嗎?」都像是在說,那句話,其實藏著很多社會預設:Jamie還是照著那套陽剛模版走,要成為乳牛。



而最讓我心碎的一幕,是最後父親(Stephen Graham)在兒子的房間裡,獨自坐在床邊,忍不住悶聲痛哭。他替兒子蓋上小熊玩偶的那個動作——是哀悼、是遺憾,也是父愛最無聲的形式。

而那時房間的背景,是一片浩瀚而幽藍的宇宙,像在暗示:這原本應該是孩子在家中可以安全探索、長出自己的宇宙的地方,一個應許的未來、無限可能性的空間。但人卻已被囚禁在現實的牢房中。那個對比,殘酷而絕望。

我也想到另一個常被忽略的盲點:這些年女性主體意識漸漸抬頭,很多討論都聚焦在女性不要自我客體化,要建立主體意識——這當然重要,但其實男性,尤其是不符合主流審美和陽剛標準的男性,也在默默經歷一種被自我客體化的過程,而且往往更孤立、更無聲。

這或許也是為什麼現在的社交媒體上,這麼多人瘋狂地拍肌肉照、曬健身成果、擺出肌霸姿態,那不只是炫耀,而是某種「我也可以被看、被認可」的焦慮性補償。

當男性也開始用身體證明自己的主體性,我們是不是該重新定義什麼才是健康的自我肯定?又或許,我們該允許男性也能軟弱,也能迷惘,也能哭,也能說出:「我不知道該怎麼當一個人。」

這部迷你劇集,是我繼《Euphoria》(兩季)和《Beef》之後,讓我心中出現餘韻最久的作品。

它讓我相信,戲劇如果能誠實地挖掘人性、探索內在,其實不需要太多 drama 或英雄情節。在這個資訊過量的時代,我們更需要這種無碼、高清、沒有濾鏡的創作——來審視社會,也審視我們自己。

最後補充:戲裡飾演父親的 Stephen Graham 和黑人查案警官 Ashley Walters 是貨真價實的乳牛!,肌肉幾乎破衣而出的 Dad Bod,出現在這樣一部作品裡,格外寫實又耐人尋味。

英國影視創作真的有一種不同的氣韻——更貼地、更節制,也更狠得下心來說真話。

我真不知Stephen Graham這位得獎無數的演員兼製作人,當時第一集時看到他很素人,根本連樣子都記不清,但沒想到他在第4集最後一幕真的把我整哭了(而且他才是劇裡的男主角)


我也沒聽過Ashley Walter,所以看英國影集時會有很多意外和驚喜的邂逅。

2022年3月6日星期日

我看Euphoria

(慎入,有劇透和18禁畫面)

一開始時真的不理解為何這麼多人都在談論著美劇《Euphoria》  ,直至我本人也開始追下去,而且在短短幾天內追完了兩個季節,終於體會到它的魅力。

看了這麼多的美劇後,這齣美劇可說是幾乎每集1小時片長都可以拆分成一個多個細碎單元故事來敘述,即使分成小片段在推特放映也是足以讓人凝息觀看,電影感非常強烈的畫面,表現在運鏡(場景色調),配樂及打燈,又或許是閃回的剪接,或是透過舞台劇重演等的各種敘事,當然還有角色塑造(包括髮型與服飾)的敘事手法。

我現在打著這篇文章,其實還是開著這美劇的原聲配樂專輯通過Spotify播放來打字,連背景音樂在歌手Labrint的配樂製作下,也可以形成一個獨立的影視主體。

我對這劇的意外之處第一是有大量的男性露老二的鏡頭以外 ( 大大小小已有逾十個男演員露屌,包括假屌) ,但這些不論是真屌還是假屌,都顛覆了我們對主流影劇集「必須」將男演員的鵰隱藏起來的做法。因為許多場戲其實其屌是露得很自然(意思是那一露是融合在整個場景context裡,而不是刻意地),所以它不帶有色情成份,它就像手肘或是耳朵般,是身體的一部份。

當然還有Eric Dane在兩季都有露屌的戲裡,卻帶有非常強烈的戲外意義。Eric Dane這位昔日男神的稍後會再述。

在Euphoria中,像這種色調打光的戲比比皆是,而且連背景都有戲,使整個畫面成為一個生動的有機體。

配角更搶戲

但我覺得更可貴的是,雖然這是一部ensemble cast(群戲)的劇集,意即是每個演員都會得到相當戲份的戲,但是其實是一套連配角也搶鏡的劇,包括我發現有許多配角的人物設置其實比女主角Rue來得更強,更具可塑性和延伸性,幾乎每個配角都有說不完的背景故事,而且是與原生家庭息息相關。

而且,許多本來是默默如同背景板的配角,突然間會隨著劇情的發展而立體起來,多了人性與產生共鳴,包括本來是奸角的,會覺得這人也是很可憐(例如Maddy)。

中港台那些在出名的宮廷戲或是家庭倫理劇中,其實人設是花很多集來塑造的,而且那些劇集是動輒五十集以上而享有這樣的篇幅,但目前此劇只有16集加兩齣番外篇,每個配角都突然像浮雕般塑立起來,都是因全劇運用電影元素兩三筆就勾勒出來。

老實說我是在看了幾集後,我過後還會去想這配角到底為什麼會那樣做,為什麼他/她會是這樣的人?這種激發式的思考活動是在一般劇集不會刺激到我的。

我覺得搶鏡的包括Angus Cloud的佛系兼出於淤泥而不染的毒販Fetzo,Cass的書呆子妹妹Lexi,還有胖䏔Kat及小辣椒式的Maddy。

Angus Cloud飾演的Fetzo

Maude Apatow飾演Lexi Howard

32歲的Alexa Demie飾演Maddy Perez。

Barbie Ferreira飾演Kate。

至於全劇的中軸,位踞C位的女主角Rue,由於她的人設與敘事角色都是與毒癮相關,這也是劇名Euphoria(迷幻)這劇名的表意,但Euphoria其實也是在指涉著這批過得一團糟的少年的迷幻歲月。

毒蟲或心理變態角色侷限更大

我對於女主角Rue的角度是帶有理解,但無法代入的一個角色,這角色告訴了我們為什麼她想要嗑毒與嗑藥,同時這也與她天生那種躁狂及強迫症那種體質相關,但老實說,我對於這類角色的共鳴感很弱,毒品或藥物在酗起來後總會出現我們常人無法理解,也不會激發我想要嘗試的一種共鳴,因為毒品或是藥物對我來說,就等於要我與眼鏡蛇共舞,或是要投入火海中那種危險,所以我在未觀看之前已與我的理智認知有很大的抵觸,可能產生了一種排斥感。

所以,這些毒蟲/癲狂人的角色其實是很好的發揮演技的機會,因為你演面目猙獰的人是容易過演暗藏歹念而面不改色的(這也是為什麼人家常說演笑戲難過演哭戲)。

戲中另一個陰暗角色,身高196cm的澳洲演員Jacob Elordi所飾演的奸角Nate,雖然演員本人很出彩(不論是身高或是外型長相等的),但其實他陰晴不定的扭曲病態個性,除了成功讓人感到不寒而慄,但其實這角色最大的限制,就是觀眾已設定了他是「心理變態」的狂魔,就像看那種大屠殺的驚悚電影,你知道兇手是埋伏出現,要多恐怖有多恐怖。而Nate這角色在此劇中的工具性更明顯,就是為了嚇觀眾而讓人感到恐懼的。


因此,對於Rue(毒蟲)或是Nate(心理變態的王子)這種角色,其實觀看的面向不多,層次感不能很豐富。這也是為何我覺得其他配角那種層次感更強烈,因為像一張素臉,可塑性很強。

(這讓我想起Shameless的男主角William H Macy是一位重度酗酒者,演技當然是很棒,只是我覺得瘋顛到已經讓我感到麻木了)

另外,這可能也是個人觀念,由於女主角與劇中女朋友Jules的女同志戀情,我是完全無感,那種絕緣體感覺是完全不會讓我激起什麼情緒漣漪,不論是驚心動魄、淒美婉約或是平淡如水,我說不上討厭,也說不上喜歡。

女同志情戲

我覺得這可能我覺得社會對女同志的寬容比對同志大很多,兩個女生在一起(不論這兩個女生其中一位是否包括T婆),旁人不會覺得怎樣齷齪可恥的,即使那是親吻或是什麼親密行為,那是屬於「有異於常」的一種旁觀而已,不會有太多的批判。

但男同志的鄙視鏈卻更重了,男同志世界裡已分成一號或零號的尊卑關係,在非同志世界的目光裡,娘娘腔的同志最受歧視,而那些貌似直佬的同志卻是人渣極品了。而且非同志世界對男性同志性愛的噁心程度會比對一對女同志來得更高,這意味著男同志在主流社會所受的達標壓力是來得更重,更扭曲的。

所以,我也不是只是以男同志或女同志哪個比較更受歧視而備受可憐,只是我覺得在戲劇表達方面,一個男同志的偽裝永遠是比女同志來得更多發揮空間。

Eric Dane的驚喜

這也是為何我對此劇中的Eric Dane所飾演的深櫃同志老爹Cal Jacobs覺得更起共鳴。我在第一季時突然看到他露假屌來約炮未成年炮友Jules時(主要是他從影這麼多年來會演得這麼放),第二季未觀看前,我已知道他會再露,而且會有一段4分鐘的獨白戲。


所以在第二季是以這位同志老爹當年高中時與好朋友Derek互生情愫的倒敘開始,而那場三分鐘的戲其實拍得非常到位,其中一幕是偷窺到好朋友Derek在沖涼時的下半身近拍特寫鏡頭後,Derek問,「要不要喝奶昔」,就是一種非常巧妙的台詞暗示。


除了兩位年青演員的露屌以外,最後一幕是同志老爹知道女朋友巳懷孕,而在床上半祼痛哭的那一幕(因為角色是在睡覺前與「男朋友」接吻表白心跡了),是非常揪心的。

我是在半夜追看第二季第三集,我一直以為同志老爹的戲份會很快再出場,豈料是到了第二季第四集尾聲時,才再顯現那露屌尿地放飛自我的獨白戲,那種痛苦演得讓人很有代入感,而且那場公路狂奔、到酒吧憶舊情的戲真的很長,為最後在家裡露屌撒尿(寓意划地盤)的戲鋪墊得十分充足,而且露屌的意思就是他真的剩下一無所有,就剩下一條什麼都屌(不論是男人女人或跨性人),而且屌得從容的雄性工具。在妻兒面前父親露屌是不應該的恥辱,但在這戲中他是在搶回自己的尊嚴,也寓意著他就什麼最羞恥的都不計較坦露出來了。


選角的意外驚艷

當然,我覺得此劇很讓我意外的是選角,有從未演過戲的餐館店小二(Angus Cloud),變性人模特兒(Hunter Schafer),或是網紅,即連真實生活中是成人電影的女星Chloe Cherry也軋上一角(本來以為是一個背景板,但第二季最後一季的最後幾幕扭轉了劇情)。

我對於變性人Hunter Schafer是完全措手不及的,我是在她在劇集中透過角色帶出台詞自爆是變性,加上回想起她有一幕露內褲時是看見有小凸點時,我才馬上刷手機找答案,才知真實生活他真的是一名男變女的變性人。

因為他的聲線或是樣貌,讓人確信是女性無誤。


不過,隨著劇集劇情發展,而且各演員都是成熟的演技各绽光芒(真的很意外許多沒演過戲的也可以演得這麼自然),所以整個觀影過程就在這樣交錯起伏的情緒中給帶過去了。

小結

我希望第三季能引進更多選角(找些會演戲的A片動作片演員也不錯),露更多屌帶來更多感官刺激,但其實更我們看到這美劇的成功不是僅僅在嘩眾取寵,而是成熟的匠技來表現出社會議題,包括豎屏刷短視頻興起的年代,我們還需要專業的劇本寫作、有紋理的戲劇表現,而不是那種突然爆紅或曇花一現的一首歌或幾秒長的視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