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食色性也?原來,這班朋友們是如此定義,而且還注明內容包括:同志部落格、桃色部落格。
「世俗的眼光不能批判你描述情欲的筆觸,
你能挑起人類最原始的本能,
在你部落格的字裡行間遊走著的是那毫無掩飾的情色。
你的身份是個謎,
但是那不能阻止我們給你獻上我們對你的文字最崇高的敬意。」
有一位讀者電郵我,問我為什麼不去報名參加來「共襄盛舉」?他說我最有資格參加這個食色性也組別的部落格。
為什麼?因為我的文字能挑起你們的「最原始的本能」?
我心想,即然主辦當局列下條件說,「你的身份是個謎。」那麼就讓我做一個謎樣身份的書寫者吧,我又何必再曝光本尊?
我也去瀏覽這個網站已報名的同志部落格。我以為還有其他「志同道合」的朋友會挺身而出,這樣或許可以找多一些知音。而這股知音的呼喚,早在我于兩年前已急切地要找出同路人。
然而讓我啼笑皆非的是,一個中學生與同學們穿著校服在吃喝玩樂的夢囈部落格也走來報名參加什麼食色性也。第一個掠過我腦海的感覺是:不知所謂。
我也稍微瀏覽另一個報名「食色性也」的部落格。肯定的,這個年輕人是一個同志,然而是詩歌式的吟哦摻雜著性幻想的部落格文章。
老實說,已經兩年了,我在國內還是沒有找到一個真正讓我心折、嘆服的中文同志部落格。
別說同志部落格,我想到現在我並沒有在馬來西亞找到一個用心以中文書寫的部落客。
為什麼?因為大部份(99%)的部落客都是將生活的流水賬硬生生地攤展出來,沒有跌宕,只是直線式的鋪敘。內容更多是無病呻吟,或許是言之無物,甚至沒有主題,體裁沉悶,沒有訊息,更沒有導向性的火花,因為部落客沒有去提煉生活的素材。
所以將一堆堆蒼白的文字丟出來,一切只淪為口語語體,而不是使用文學性、講究或是正式的文卷語體,更別說要讀到修辭文字。給我的感覺是上公廁時看到門扉上給人寫下的塗鴉。
又或者,部落客開了部落格后就沒有更新,文章寥寥無幾,完全任由荒蕪。
更好笑的是,我還讀到一些部落客接受媒體訪問時侃侃而談部落格現象,他怎樣寫部落格等、部落格帶給他生活怎樣怎樣──然而這些部落客的內容呈獻不過爾爾,最多是繞著吃喝玩樂。
寫部落格在大馬中文圈裡看起來只是時尚一樣,並沒有多少人真正用心地去經營一個部落格,因為只是好玩,只是附合趨勢。
當我在細讀這項「大馬中文部落格祭」所列明的各項組別詳情時,就覺得一些組別分類確是很無厘頭的,因為這些部落格組別定義過于空泛與自相矛盾。
舉例:
■【生命記錄】:你的部落格是你存在世上的應證之一。你的每一步腳印都深深烙印在網際網絡上留下你生命記錄的痕跡。
注:部落客寫部落格就是一種生命記錄,所以每個部落格都可以參加這組別?
■【特別獎】常規不能給你任何定義。你是個不能被分類的類別,另類思維是你的操作模式。因為你的特別讓這原本是枯燥的科技世界變的充滿色彩。
注:胡說八道或無厘頭的夢囈也可以競選「特別獎」?
■【自爽部落格】亂是你的特色;沒有主題是你的偏好。無聊是你的原動力;你不把別人的褒眨放在眼中。所以自爽是你的目的。
注:我覺得大部份馬來西亞的部落客都可以參加這組別了。
我覺得整個大馬中文圈的部落格風氣不只未成氣候,而且是不成大器。當然我們撇除那些懂中文的政客的部落格,或許他們言之有物,因為政客就是懂得怎樣讓自己突顯、表達出來。
而大馬中文部落格祭是一班熱愛部落格的朋友自動自發地推動的,我覺得在制定條規與分類組別時,應有更嚴謹、更周詳的思考與策劃,譬如參考台灣的全球中文部落格大獎的細則與作法,才有代表性與權威性。
然而,征求贊助商與媒體報導,然而到最后一大堆不知所謂的部落客蜂擁而上來報名,到底是有鼓勵寫部落格的作用嗎?如果只是淪為得空出來喝茶聯誼、觀摩,大家互相恭維彼此留言「到此一遊」等的交流,是否有意義?
此時此刻,我只是感到像高中生的一場胡鬧的畢業舞會,之后就一片狼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