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ent Posts
2012年7月10日星期二
回航 1.0
※
Hezt
很久沒有即興的約炮。想想,最後一次似乎是貝理。但都是無疾而終。
一個月前認識了一位小娃娃,不到卅歲,但就是想見一見面,就是因為他的相片、那是一張裸著上身的相片,還有他在談吐間的有紋有理,散發著神祕感。
但或許最終的下場還是如同彪先生般。但無所謂,人的好奇心是探險的最大樂趣,冒險的驅動力。
我們已陸續通過what's app互送短訊一個月,次數算是頻密了。我今天傳短訊問候,他說他當時單獨在家。那麼我就隨口問就來一場炒飯吧。
幾點?地點?到底有多久的時間?
我需要開至少35分鐘的車程才能抵達他的住處。他又說要在特定時間前,因為他的哥哥快要回家了。那我就問,來見面喝杯咖啡行嗎?就純粹見個面。
他說沒問題。那麼地點在哪裡?他說可上門去接他。但我說,你家的住址在哪兒?
他沒回應,又說他很餓了,要先沖個涼外出買食物。我直接撥電給他兩次,他又不接。我再手機短訊給他:「你要還是不要?」
就果斷地來個決定。今天不行,另約個時間,勿拖泥帶水。因為若不然我就另有計劃,例如直接去健身院算了。
他還是沒有回應,電話又不接,我連他的聲音也沒聽過。那麼就算了,我開車離家,就朝向我的目的地。
那時我的慾望就像開動的引擎,帶著我前走了,約一場炮也婆婆媽媽,這種投資希望就像炒短線股般是投機的,看的是運氣與時機。一炮難求,為何人在吉隆坡要淪落到這種地步?
我再接到他的手機短訊回應後,那時我已抵達目的地,停下了車子, 鬆綁安全帶。我細讀那手機短訊的回應:「如果你有計劃,你就照走吧。我們下次再約。」
我關掉那短訊,我已有我自己的計劃。那時恰好推開眼前的店門。像回到屬於自己的地方,但其實那是我首次造訪──付了35令吉後,我來到吉隆坡的一間三溫暖。
多少年沒去馬來西亞的三溫暖了?我突然想起曼谷、新加坡、台灣、香港、澳洲的三溫暖經歷,我現在處於自己國家的三溫暖,卻歷經了多少的風雨後的回航?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