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舞台劇後,我很失落──是因為我很失望。
這舞台劇是李永強班底的作品。他們在4年前創製了《折翼天使》舞台劇,我拿到《亞》劇的紀念傳單時才剛知道原來《折》劇如此受落,不止拿獎,還有加場演出。
空盒子?
所以,每個人都很緊張此次以同志為課題的《亞當物語》會有些什麼看頭,每個人都帶著一些期望進場,有者老遠來捧場,也有者連看了幾場(我聽到在場有人如此向友人炫耀)
《亞》劇共分3個故事來敘述,長達2小時10分鐘的劇碼。可是老實說,我是由頭看到尾時都是呵欠連連,偶爾會有笑意,那是皮笑肉不笑的反射性笑容。
故事的主題只圍繞著情感、記憶、放手、抓緊四個關鍵詞打轉。但這只淪為口號和門面而已。
《亞》劇除了這個主軸,給我的感覺就是一個空盒子,一打開後,什麼也沒有了。
即使這個盒子的外觀,也是乏善可陳。
「妹仔的春泰」:加工味精特別多
導演此次使用多媒體的協助,在背景方面都加插了影片來鋪排情節。第一個故事是「妹仔的春泰」,幾乎是80%以預先錄製的影畫來牽引出故事情節,就是非常取巧的作法,之後每個故事都用影畫來交待情節,連基本的背景與道具都變不出多少花樣,多媒體映象反而像喧賓奪主,映象應用來表達一些「意識流」的內容,例如夢、幻覺等。
現場的觀眾像通過鏡頭來看舞台劇,除了顯示製作班底「不務正業」,更將劇作搞得不湯不水。
「妹仔的春泰」先是敘述兩個「兩小無猜」的17歲同志如何相戀。但是,我真的看不出兩個乳臭未乾的「少年演員」是如何擦出愛火花,那種吵吵鬧鬧、你追我逐的情節是怎樣爆發出愛意?倒像是小學生下課時一起玩跳繩等的互動。
(我聽過不少校園的同志情愫故事,絕對比風花雪月的場景烘托來得更動情!)
我認為選角是一大敗筆,兩個『影像客串』的演員實在太稚拙了,完全沒有人物特殊性的「戲感」!
我看到兩人在沙灘上翻滾而互壓時,有一種「恐怖」的感覺──世風日下,我們像在看孩童搞同性戀一樣。
到最後,故事情節落俗到說這對好朋友要分離了,而擷取浮萍來示意依依不捨的分離,其中一個說要採「一對的浮萍」來贈送對方。天啊!竟然用上「並蒂蓮」的意象來比喻,這可真媚俗和粗糙得讓人疙瘩。
這情節完全就沒有當代性性浪漫和感動,完全是硬加上去的煽情味精。對白粗淺,薄弱得可憐。
到後來情節轉到兩個老人相遇了。其中一個才說「我當年是喜歡你的,我要說出來,我不要耿耿於懷…」。那又是另一輪的雞皮疙瘩,你能想像兩個老阿伯「談情說愛」的情境嗎?該含蓄的時候沒有含蓄,老年人不是這樣說對白的,拜托。
如果看過《夜奔》這電影的人,都不會忘記林沖在車裡觸撫著黃磊的手來示愛,然後黃磊抽離手掌來婉拒。只是一個動作,就可以簡潔俐落地流露蘊含的情意啊!為什麼要硬生生地叫一個老阿伯來說「我是喜歡你的」,簡直是硬拗,難道沒有藝術一點的表達方式嗎?
「妹仔的春泰」佔據最長的時間,然後就中途休場,之後回來再接受「轟炸」,因為輪到第二個故事登場,就是「當恐龍遇上金剛」。
「當恐龍遇上金剛」:小醜戲愚化同志
(可是現實裡,真的有這樣的人。)這種八婆而近似BITCHY的花旦,也成為直佬世界污名化和標籤同志都是人妖的圖騰。(但不是每個同志都這樣娘娘腔啊!!)
這個故事像反智鬧劇多一些,有點像《十七歲的天空》類的無聊情節。再一次,我們看到演員在演獨角戲,因為劇本沒有張力和彈性,都是乾澀澀地在推動劇情。
或許大家都在爆笑著,只是因為演員夸張的動作,而事實上那些嘶啞方式吐出來的對白沒有個性,對話好似有一搭沒一搭地閒聊,空洞無物,情節雜亂無章,真的索然無味。
如果是要搞喜劇,對白就應著重機智,要簡潔明快,而不是靠演員過火的演技來渲染喜劇氣氛,那更像小醜戲。我只覺得這故事給我一種愚化同志的感覺。
「永恆的風」:偽文藝的炮製
而最後一個故事「永恆的風」登場,應該就是壓軸戲吧!但是,故事不「通情」,更不「達理」,沒有基礎的敘述主調,就顯得言之無物,因為主軸是說年輕的主角患上老人痴呆(Alzheimer's disease)
年青人也會患上老人痴呆症的嗎?請多一些常識好不好?
而此壓軸戲犯了最大忌是,是另一個主角將前半段的故事情節「說」出來,而不是演出來,彷似默劇時代的旁白員,譬如說著他如何與犯痴呆的主角相遇,我以為我回到以前「收音機講古佬」的時代。
舞台劇是一種演繹啊,為什麼都要將劇情說出來?而劇中人物的刻劃過于空泛,在製造情節張力時更是蒼白無力,竟以主角的死亡來推動高潮,沒有巧思,也沒有創意。
我現在記不得對白中有何佳句,只感覺那是偽文藝的炮製。
演員是唯一中看的傀儡
我仔細看每個小故事的主角名字,不是娘得十分女性化──妹仔、聞風、春泰(我會想起白先勇的《孽子》中的阿鳳這角色),就是土得讓你會作嘔──興隆。而對白中就用這些名字來作劇情內容,例如將「春泰」喊成「春袋」,我聽起來就十分刺耳。
而那張宣傳冊上,所有演員都是裸身拍人頭照,就像「鴨仔店」一樣的選項菜單。需不需要印製得如此齷齪意淫?
如果你要我打分,以上都是我認為應該扣分的地方。
要加分的是,演員的表現並不弱。在粗澀和無稽的劇本下,演員只唯一可中看的傀儡。
黃國正長得蠻帥氣。他是我全場的焦點。(似乎每個演員都非常短小精悍,連肌肉身栽都欠奉)
若與四年前的《折翼天使》相比,我會給《折》劇高分一些,高分的原因是:矯情的程度沒有這樣明顯。
沒有靈魂的劇作,就像沒有肉的骨頭一樣枯燥無味。在劇終時我並沒有拍掌,我還有一股衝動要求「退票」。25令吉的入門券,讓我見證所謂的本地名牌舞台劇的價值。
我始終覺得,要以同志題栽為號召作商業消費品,至少應具備最起碼的水平與品質,我依然非常desperate地想看到有更好的佳作出爐。
32 口禁果:
Ha ha ha ha... perhaps my words was to harshed that the server refused to take my posting earlier... anyway here is what I have written:
=======================================
Ha ha ha... I thought I am the only 異類! FYI, "MOST" of the local chinese stage productions (not all tho) are just an extension from the 2ndary school times.
一群自以為是的人在胡鬧!
I have basically given up on local chinese productions. These people think that they are so creative, talented and BOLD, but actually they are just making cheap variety show rather than stage performance arts.
Of the fews that I been too, I actually felt ashamed and even frustrated when they are other audiences actually praise it. It shows that these so call chinese-ed 知識份子 group of people are of such shallow qualities???
yF, the anti-social geek
ps1. Thanks for writting the review... at least I know there are still people know what is real 舞台劇
ps2. you did go to the play with nishiki???
yF,
完全贊同,這簡直是一套中學生搞的戲劇,只是一種嘉年華式的喧囂。
可是,宣傳冊上寫著「李永強被喻為尚前中文劇壇裡炙手可熱的名牌導演之一」。
如果繼續以這樣欺場的舞台劇來亮相,來自稱是大馬劇壇之光,恐怕那是大馬另一個自吹自擂的「普騰故事」。
我真的希望類似矯揉造作的舞台劇別爭先搶著當同志生態圈的代言人,這簡直是一種「騎劫」。
可是確實有人認同這就是同志舞台劇的「代表作」。
或許,未真正經歷桑海為桑田的人,還是會沉淪在這些捏造的風花雪月中。
我們不是異類,只是有另一種批判性而已。:)
我沒有和Nishiki去看這齣劇。我希望他會明白我並不是針對他的老師。
嗨,我绝对赞同HEZT写的。观看亚当时,我真不明白为什么全场会为了金刚的无聊与白痴拍手。我根本就提不起劲来拍手。。只觉得自己花了25 元在看中学生表演。HETZ, 你完全说中了我心中所想。。
其實我之前沒看過《折翼天使》
所以無從比較
《阿當物語》算是我觀賞舞臺劇的的處男作品
所以要求沒很高
看了你的評語,其實也蠻同意的
不過我還是很欣賞演員們的用心
雖然我是被《恐龍VS金剛》的吸引
不惜從霹靂搭公車過來的欣賞的
老實說也有點小失望
不過卻無可否認的
那一晚對我而言確實很特別
我相信不會忘記
Nicholes:
我相信這齣舞台劇的台前幕後都付出心血,這是不可否認的,只是他們放錯重點而力有未逮,濫用資源。
如果你從未看過舞台劇,請別相信這就是真正的舞台劇,正統和有水準的舞台劇並不是這個樣子的。
沒有看過舞台劇,當然不需要有太高的要求,不過你不能犧牲觀賞舞台劇最基本的要求。
而如果你還未真正投入這圈子和熟悉我們的生態運作,也別以為此劇不通情不達理的劇情,是我們的人生寫照和反映。
那一晚對我來說也是很難忘,因為對失望的經歷和境遇往往會歷歷在目。
我真的不想看到同志或一般觀眾的劇作鑑賞能力就停留在嘻哈鬧笑的水平而已。
louis:謝謝你的共鳴和認同!:)
我當然不會相信和認為同性之戀僅剩有這種打鬧胡搞的畫面
我相信真正的愛,一定是讓彼此經歷了一番刻骨冥心的故事,盡管平淡,但是還是會有一份懂得,一個眼神交會,一個簡單的動作
都會讓彼此砰然心動,感動無比....
我很渴望再看看高素質的舞臺劇
(當然有關同志的更佳)
也許我的生活太枯燥了,沒什麼變化
總是一個人吃飯睡覺生活
生活圈子不大,如同井底蛙般
所以才有被“蒙蔽”的感覺
不過我還是忍不住要說
第一次總是最難忘的
阿當物語是我的第一次
所以印像深刻,也很難忘。
Nicholes:ok,看了你幾則留言後,我明白你的處境。
這也不是什麼井底之蛙,只是有時我們需要更多的洗禮和歷練。我也在學習著,然後一邊成長和磨練。
我也希望我在這裡所寫的review或看法,會讓你有深刻的印象。)
已經很印像深刻了
第一次來到這里
我就有如獲至寶的感覺
很多想法都不謀而合
不管是對欲望、情感、
甚至是對生命的一種觀念
我都可以在這里看到很多解讀
像遇到另一個自己
心里不禁悸動了起來。
我像尋寶似的在這里泅游了好一陣子
發現你的文字時而幽默時而哀愁
文字總是一針見血,思緒敏銳獨到
一些內心深處最幽微的情愫
都在字里行間溢了開來
放心,我會常來的。^_^
我是永强。
谢谢大家留给我你们的意见。
也谢谢hezt对我的批判,我只能说,很抱歉,我的造诣无法达到你的水准,造成你的困扰及忿怒我只能再三的道歉,我自会过滤你的大见的啦!
再不然,你可以联络我,我可以退回25令吉给你,以消你心中熊熊烈火。这是我的电话,随时给个电话我,我将亲自奉上退银!012-3017772。
坦白说,我并不是很认同你的看法。我一直以来我都在讲着我近年来的生活、见识、心理成长的片段,也是为我自己的人生做个记录,没想过要用“同志”来当幌子。如果你觉得我的人生是你完全不能认同及不切实际,那抱歉咯!“折翼天使”是长篇剧,“亚当物语”是短篇剧,哪来比较是不公平的!难道你会拿长篇小说和一片散文来比较??
如果你真的对本地中文剧场那么失望,也觉得我不配做剧场,那接下来就劳烦你了!
我是雷蒙德
hetz, 谢谢你的用心。。。真是很意外在这个社区会出现像你这么优秀的人,真是不可多得。
接触舞台艺术不算很久的我,对您的见解保持疑问的对视,希望您不会介意我与您分享。
个人认为,身为一个‘评价人’应该持有高尚的文字表达力量,评的气度也应该受到控制。
但在这里,您并没有提供一个自由呼吸的空间,反而给了我们一种焦虑。为何?
评的原因应该在于‘建设’,而并非‘摧毁’,请您竟思其意义。
您这篇剧评的确展现了一个‘摧毁’的最佳例子。而从文字中难以抓摸的‘建设’感到失望。
舞台艺术+人生艺术是我看到的舞台舞者因含括的内涵。
而,高贵是艺术诠释一种生活特质。记得,高贵并不等于高人一等,而是拉人一把;
高贵不等于言语胜利,而立身其境。。。试问,你成就了多少这样的特质呢?
是检讨的时候了,包括被你讹的朋友们。
对于永强的‘亚当’,我只想说,不是演给你看的。很明显,她有指定的观众群。
只要观众群满意,就是成功的说法。记得有一个‘全民舞台’的运动,也相等于关注弱势弱势
族群的内容。永强把舞台的呈献专献给他固定的观众群,是一种关怀的表示。您呢?
不同的产品广告有不同的顾客群吧。如果你看了,发了牢骚,而您又不是她的目标的话,
旁人的态度会如何呢?愚的就会敷衍认同,智的就会为您的人格叹气了。
艺术,人生是否共生,还是寄生?需要您与大家思考一下。
别做摧毁的评价了。请以‘立人,人立己’为大家的生活之本吧。
谢谢
其实,一部电影、电视剧、和舞台剧的好坏
以及它的受欢迎与否,是看它们大致上能不能拿捏到观众的心情,能不能产生共鸣,会不会让大家都发自内心的会笑,有一种懂得和了解萦绕于心、
坦白说,阿当物语确实让我有了那种感觉。
我不需要它是切切实实地迎合我的生活面貌,
因为我知道,它只不过是一个小品,也许是导演或编剧的某些心声,为的只不过想替弱势的族群传达一些讯息,不是乞怜,而是一种呼唤,对勇敢地争取真爱的呼唤,对坦然面对最真实的自己的呼唤!它可说是一种提醒,希望我们去珍惜还依旧留在身边的人,也是一种对回忆流逝的一种警惕和发出最无奈的感慨,与李安的《断背山》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不是什么专业的影评人,我只不过想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感觉。我深深地能感受到永强老师的用心和那一份诚意。不过我也不否定hetz的某些看法是很有建设性的,本地的艺术创作真的还有很大进步的空间,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巅峰的事情,那是一场很伟大和壮丽的使命,需要很多有志从事创作的朋友用心地继续努力加油。也许hetz在用词方面比较直截了当和尖锐了一点,让看的人心理上有点不舒服,不过我相信他的用意还是好的,希望大家可以再进一步作最坦然真诚的对谈哦,只要保持着一种尊重,不管意见有着何等巨大的差异,也应该不会有问题的!
Hetz 说的是大众心声.
我赞同Hetz的观后论.
而永强该自我反醒吧...
I didn't watch it. I have no idea hetz's critic or opinion is correct or not. However, people allow to speak out for their opinions.
As a performer or "teacher", you should appreciate people's critics or opinion. If you really "socialable", you may say "Thank you for your opinion", even sometime you don't like to hear.
Somehow you saying "....如果你真的对本地中文剧场那么失望,也觉得我不配做剧场,那接下来就劳烦你了!" It just showing you are totally cannot accept people critic + narrow minded(Sorry to say that), and you expect people to do it(so you can critic that people also?).
We do appreaciate what you done, but if we think that it still need a lot of improvement, sure we must speak out. Else you will never know you are not good enought, because you only want to hear those who say YOU ARE GOOD, YOU ARE THE BEST.
People who cannot affort critic will always stay at the same place. Good Luck.
忙了老半天,我無法及時回應。
但是,雷蒙德的留言真的讓我眼前一亮。我不知道這樣的見解竟會帶來「摧毀」的解讀。如果只是將說法攤開出來分享,就是摧毀和帶來災難的話,那麼是否意味著整個大馬的劇壇是不堪一擊的豆腐花?
我在這裡點出《亞當物語》的弊端,並非是以「劊子手」的角度來出發,我只是剖開切入另一面的視野讓大家看。
如果沒有另一把聲音來說出話來,這才應該是一種焦慮。
如果你稱我是「評價人」(事實上我不敢當,我只是一個非常普通的觀眾),那麼我就援引陶傑說過的這句話與你分享:
「批評就是批評,沒有甚麼『建設性』批評。批評者是病理學家,只負責指出毛病,沒有義務做醫生,還給你開藥方。」
「亂拋『建設性批評」這塊遮醜布的中國人,只有兩種:一是他智商太低,他非要你說完『自殺是愚蠢的』之後,再加一句『生命是寶貴的』,他才明白生命的寶貴;二是他根本容不下批評,他要面子,他覺得他是皇帝。」
我並非是搞劇作的,也沒有必要給亂拋建設性的批評,我只是我見我思。
如果一個病理學家點指出致命性的病菌何在,他會否被指責為作出「摧毀」性的談話?我想沒有另一把聲音來發聲,來檢討,就不會有頓悟的反思。
我沒有必要從文字語言中來展示我的「高貴」和內涵,也沒有義務去當聖人「拉人一把」,讀者要怎樣解讀我這篇評論,要如何對號入座,悉由尊便。
《亞》劇是打開劇場給觀眾購票入場,就是一件商業消費品,每個觀眾都是享有消費權益消費者,包括讓異議者發出批評。如果《亞》劇只是給特定的觀眾群自居,那是一種狹隘的市場格局。
那我想反問:《亞》劇是演給誰看?
我相信製作班底也不想只「寄生」在這樣特定的觀眾群而已。同樣的,如果製作班底下次還會有類似的舞台劇,那麼就讓那班特定的觀眾群去捧場,然後就一直循環下去。
這種過程會有進化嗎?觀眾的鑑賞能力會有提升嗎?同志對生活領悟、對藝術的認識會有深化和提昇嗎?長遠來說,這會有做進步嗎?
「永強把舞台的呈獻專獻給他固定的觀眾群,是一種關懷的表示。」我是否有關懷的表示?在這裡我是不收分文點出劇作的弊端,是否也一種關懷?這已是不言而喻的關切,而且我是非常desperate地在關切著。
如果我真的不關懷,我應該不會掏腰包出來購票以最實際的行動去捧場,我甚至可以群起抵制這齣舞台劇上映。
但為什麼我需要讓你置疑我的人格?我的人格與作一名觀眾發聲批評有什麼關係?
套你所說的話:如果敷衍認同此劇就是愚昧了。
永強:
如果你退還25令吉門票價給我,是給我這篇劇評的稿酬嗎?
我只是義務性質地在整理出你的「大作」,而事實上我沒有這樣的必要來撰文成章。如果別人問我:「《亞》劇好不好看?」我可以簡單地答:「不好看。」然後什麼也不說。
可是我現在告訴你:為什麼我覺得不好看。
你說,「如果你真的對本地中文劇場那麼失望,也覺得我不配做劇場,那接下來就勞煩你了!」
這是不是賭氣的語調?我不是劇場的行內人,更沒有經過專業戲劇知識的洗禮,這些工作需要專業人才和本科生去辦,我當然不會越俎代庖去接手。
我只是質疑:什麼是「名牌」?我們要怎樣的名牌來粉飾大馬中文劇場的門面?
我認同大家是站在同一圈子的一份子,就應作出有更好的表現去服務和關懷我們的社區。而你的隊伍是「收費」形式來掙錢,來面對同志圈子,就更「任道重遠」。
《折翼天使》和《亞當物語》都是你們的大作,但是主調與主題都是圍著同志圈子來打轉,只是形式不同,為什麼不能拿來比較?如果自己的創作都不能拿來比較和對照,那麼要用什麼來比較才公平?難道用外國的舞台劇來作標竿對照?
如果是短篇劇,更應有高含量的藝術凝練和表達方式,我在看《亞》劇的第一段故事,我幾乎以為你在拍長篇劇。如果你要用文學作品形式辯析,那我可以告訴你,長篇小說中也會有散文的風采,散文也可以展示出長篇小說的格局,兩者絕對可以摻糅為一體,這就是藝術手法表現的高低之分了。
我是雷蒙德
hetz,让你有这样回应也让我为之一亮。
我不是任何与剧团有直接牵连的人,写下回应的动机是无法忍受你的措辞,
让我无法颞下反抗的心理,会留下先前的字句也是难免。
的确,人人都持有言论的自由空间,更何况是在你个人的布洛克里,
哈哈,撒野了,望君莫怒。
交流的意义与实际面在于双方的表达是很重要的。而,没有人持有言语的绝对权,
因为人因人活。所以维系彼此美好关系,在不挑衅彼此的基础上做出反应才是上上之道,
你认为呢?
二言是一个让人振奋的文字工作者,是一个评论的典范,不妨去看看。
其實我真的很好奇,是否還有沒有其他觀眾在他們的部落格精細地留下他們對此劇的感言?
如果是讚頌的、崇拜的,那就免了,打氣和加油是需要,但拈香跪拜就不需要了。
我只不想整個局面變成一言堂,但我也不因此要標新立異來招搖過市。我的動機很簡單,我只是在我的部落格裡分享我的觀後感,表達、敘述我的意見和看法。甲可能讀到我是在發著牢騷,乙可能認為我是言正達意。
不過,如果我的措辭顯得強烈,其實那反映出我在觀看此劇後情緒過于「澎湃」,我就是慣于赤裸裸地落筆成文。
如果我要攪局,我大可在一觀賞劇作後,馬上寫出我的論點。但我不相信我可以通過文字來影響一批批對此劇作有憧憬和有好奇心的觀眾去赴約觀賞。
當然,《亞》劇李家班以「我會過濾你的大見啦!」或是「要嘛就退還25令吉給你」等的嬉笑草率形式繼續運作下去,日後有同樣的劇作粉墨登場時,我會選擇緘默和忽視這項「大眾消費品」。
無論如何,我認同你的看法,人際之間的美好互動關係並非以挑釁的基礎,人是沒有絕對的言語權,我也不想爭奪什麼言語權,而是完全將詮釋權交在讀者的手中。
也謝謝你與我分享你的意見。二言看起來是蠻吸引人的作者,我會找時間細讀,但是我還是不會東傚施顰的。
Can't help it but to respond to a few notes..
"我一直以来我都在讲着我近年来的生活、见识、心理成长的片段", isn't that explained it all about the production and the creator? And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reconfirming it!
雷蒙德, 到底是你在利用文字語言中來展示你的「高貴」和內涵, 還是在亂拋摧毁性的批評? 收起你的繡花書包吧!
Again, nothing personal... just a "constructive" remarks, if that make it sounds better! :)
Hetz.. if you do find this crossed the line, please do remove my non-destructive remarks.
yF, the low class critics with substance
ps. All the best of luck for the play to be run in Singapore/Taiwan and whatever countries they have plan to go... and do be prepared to face all the CONTRUCTIVE CRITICS there!
楼上的,我觉得永强,雷蒙德,HEZT, 都在作着有建设性的交流(不好意思,用了这个词。。)你这么捣乱,似乎不应该哦。 :) (不好意思,我好像也在捣乱。。)
看来李永强在之前太跩了,hezt,不如我们发起一项运动,有谁要求退票拿回25零吉的观众纷纷留言,那就可以知道到底这出舞台剧到底有多惹人厌了!
要退票的人,请挺身而出留言!
然后由hezt打电话给李永强替我们claim回。好吗?
我不是专业的影评人,所以希望大家别介意我比较肤浅的意见好了。
‘亚当物语’我看了2次,第一次看得时候,觉得最后的故事最感动,最好。第二次去看却觉得第一个故事比较好看。
第一个故事,个人也蛮觉得象看电影多余舞台剧,毕经以播映方式来交代过去的剧情实在是占了太多太多
第二个故事,应该以喜剧的角度去观赏更为适当吧,不然的话这个故事将会是整个舞台剧的败笔
第三个故事,没有什么意见,因为是蛮不错的吧!
我觉得大家的反应如此激烈,是因为这个原因吧:看舞台剧,买票入场的,必定以为是看得哭哭啼啼,感动的眼泪直飙,泪如雨下的。可是这个舞台剧却不是如此,还有不少的笑料,尤其是第二个故事,所以观众才会有所谓的失望吧?
如果制作班底打算以这个剧来带出‘回忆’这个主题的话,那么他们就成功了。
所以,大家吵得这么凶,或许只是观点不同而已,观众要的是‘煽动’他们眼泪狂飙的舞台剧,制作班底要的是一出能够把主题带出来的舞台剧,不管是笑的也好,哭得也好。
可是,也有一些意见给制作班底。第一,既然是短篇的故事,尽量把故事交代清楚吧。因为个人觉得在第一和第三个故事里有一点‘空洞’的感觉,可能是因为是时间的关系吧?至於如何在短时间里把故事里该交代的都交代好,那就是考验导演的难题了^^。第二,尽量别把喜剧性的故事和煽动性的故事编排在一起。第一个故事其实已经酝酿了一个很好的伤感气氛,可是第二个故事却把那些气氛给破坏掉,到了第三个故事又得重新培养情绪,观众可会适应不来噢。这个问题其实是带有商业角度啦,因为观众通常都是想看到一些哭哭啼啼的故事吧?第三,请问可以用无线麦克风吗?坐在后排的观众几乎是听不到演员的对白,而且播音器就在后排的地方,当背景音乐一响起,观众只能呆呆的看演员的嘴巴动下动下,在讲什么根本就不知道,好惨噢。第四,个人认为第二个故事并不那么适合用来做舞台剧,因为故事看似太没意思了。可是导演还是能把主题带出来,那是值得开心的。
演员表现可圈可点。KC NG 善於演内心戏,ERNEST对夸张的戏路拿捏的很好,相比之下,JEREMY会逊色很多,可是并不代表说他演的不好,OK?
以上只是我少少的意见和批评,希望制作班底别介意了
对了,我是ALVES,多多指教了 ^^
雷蒙德所說的 “只要观众群满意,就是成功的说法。”,其實現實上就是這樣啊!我沒有去觀賞《亞》劇,但我曾參與過戲劇演出,也學了2年的“戯”,關於ALVES所提到的“请问可以用无线麦克风吗?”,我倒覺得用丹田來代替麥克風會是每個專業戲劇演員的必須技巧。這些只是我個人的想法,希望能和大家分享。
即然雷蒙德没观赏《亞》劇, 那又何必在这下回应呢????
即然李永强不能接受批评, 就别浪费时间,精神来制作舞台剧。
《亚当物语〉肯定是失败之作。
another new blog abt local theatre: sophieminds.blogspot.com
我是斯靠舍德。
拔刀者,我想问你,如果你看了一套电影后觉得不好看,不如你就向售票的柜台收回你的钱吧。
hertz, 你对<< 亚 >>的确有着自己的一套“独到”的看法。但是别人也同样有他们自己的看法啊。不需要把自己的那一套想法加上某些手段来改变或影响别人的想法吧。
如果你指出的那么多的弊病的目的是要告诉大家说<< 亚 >>是一部“不好看”的舞台剧的话,那么认为这部舞台剧好看的人是不是就是你所谓的那种“不会看戏的人”啊?
而且若你觉得不好的话,那你大可以给一些建议去让别人做得更好啊。是,有些人的确有能力或是有这种才能批评别人不好的地方,但是不一定会批评的人就一定会有很好的建议的哦。
利用多媒体来把舞台剧作为一种呈现的手法有什么不对?这是一种尝试啊。如果你觉得舞台剧就是不能有 “加工的味精”的话,那么我想向你多了解到底什么叫做“突破”了。况且永强的这种 “突破”已经比其他国家迟了好几十年,请想一想, 这几十年如果没有一个人胆敢用新的尝试的话,那整个中文剧场如何进步。大家就只会用自己的那一套就好了嘛。你说<< 妹仔的春太 >>不汤不水,但我觉得永强的尝试把两种不同的元素结合的很好。元素的纵横交错处理得不会令人看不明白。
第二,你说這種八婆而近似BITCHY的花旦,也成為直佬世界污名化和標籤同志都是人妖的圖騰。。(但不是每個同志都這樣娘娘腔啊!!)>>>但是请你也想一想是不是也有一部分的同志是属于娘娘腔类型的呢?导演不过是选择比较不一样的同志角色而已呀。你说的>>>"我只覺得這故事給我一種愚化同志的感覺。"这段话,我本身也不认同,因为故事中演员的表演过不过火在于演员本身的特质而不是在于同志愚不愚蠢。
我也想拜托你看戏把戏看完。你说的>> “年輕的主角患上老人痴呆(Alzheimer's disease)
年青人也會患上老人痴呆症的嗎?”这段话中,我就可以断定你没有很投入的去欣赏一套戏。因为导演从一开始就把戏很清楚的告诉大家主角病情的由来。我想你应该是从一个非常理性的角度来看故事的吧。如果抱着这种心态看戏的话,我觉得你到目前为止大概都不会看过一个很令你满意的戏。还是从一开始你就想把永强批评得一文不值啊??
我想说的都说了,也没有想要捣蛋的心态,只是觉得看不过眼,你觉得不好的地方大可以在观众意见表说出来啊!我想你应该不会写在意见表吧。因为我觉得你不会以这种“希望他们下次会做得更好”的心态来对待他们。
我想说的是,在<< 亚 >>一剧中,我看到他们的努力和诚意。谢!
斯靠舍德:
本來事隔那麼多天後,我也不想再回應。你尊崇的李老師也聲稱「不再糾纏」,可是我不得不招呼你一下。
我絕對擁有自己的權利來發表我的意見,包括在我的部落格。這是我的言論自由。我說過,我是消費人,我有我的消費權益,你明白這個概念嗎?你不懂得你的消費權益,這是你自個兒的事。我沒有這樣強大的本事和「手段」來教化別人來認識他們應有的權益,甚至撥開蒙在他們眼前的陰翳。
我沒有施加手段來硬硬地要別人接受我的反應。我不會認為我的讀者和到此瀏覽的網友,會是那麼輕易地被操縱、擺佈,甚至愚昧地認為自己會被舞弄。
甚至,如果你要當自己是「不會看戲的人」,我也沒有這樣的功力和本事為你定位,只有你自己會這樣對號入座,標籤自己。
我認為這齣舞台劇不好的地方,該點批地都點批了。你沒有讀清楚我之前的留言嗎?──「批評就是批評,沒有甚麼『建設性』批評。批評者是病理學家,只負責指出毛病,沒有義務做醫生,還給你開藥方。」
為什麼我要建議劇團怎樣做?這是他們的責任來修正與改進,來服務觀眾。
你說,「但是不一定會批評的人就一定會有很好的建議的哦。」你說得沒錯啊,我會批評,所以我就沒有給建設性的建議啊!
利用多媒體作為舞台劇呈現沒有不對。有人說炒菜不能放味精的嗎?沒有。只是看你放得是否過多,還是過少,或許甚至不必加。
我也真的不明白你的「突破」是什麼層次的突破?用多媒體呈獻只是形式的變化,內涵有突破嗎?你的論點是「因為(使用多媒體呈獻)已比其他國家遲家幾十年」,所以這次永強用上了就是一種「突破」──這樣的論調簡直是貽笑大方。你明白什麼是畫虎不成反類犬,或是寧缺勿濫嗎?看來你還是讀不明白我之前的評語。
你在看著一個潑辣和娘娘腔的同志登上舞台時,然後人人捧腹大笑地看著這種反智的表演時。但你有沒有想過,外頭的直人是怎樣看同志?他們說同志就是娘娘腔,如果你是同志,你就是人妖,你就是可恥的怪物!你在哈哈笑看著這個以bitchy發悅大眾的同志角色時,你有沒有想過你也被圈在這種半人半妖的人妖標籤中?可是你沒有想到,因為你已被愚化了。
我真的很懷疑你除了沒有認真地讀完我的意見和劇評,還是自己沒有認真地看這齣劇。你查清楚老人痴呆症的臨床病症後才來這裡落筆。你尊崇的老師已在自己的網站中磕頭認錯,直指他們在事發是發覺「劇情有誤」,而事實上應該是「遺忘綜合症」,為什麼你還在相信劇團留下的敗筆是美麗的,更要堅持這份錯誤?
我就是看到劇情開始時介紹病情的由來,就看得出破碇出來。為什麼我不能保持理性?為什麼我要犧牲我兩個小時多的時間來貶低我的智力水平?看劇和看舞台劇就是要通情達理,除非你是看周星馳的戲,但我想反問:逐日町劇團是在拍無厘頭的戲嗎?
為什麼你要指責我一開始就想批死李永強?一文不值與否,大家自有一套價值觀。你以為本地劇團被批一批就會一文不值?那樣的話,本地劇團,特別是《亞》製作班底的價值有多高,馬上就有分曉。
我覺得非常遺憾和可惜,大家都是在觀賞舞台劇,為什麼就是對人不對事?而非對事不對人?為什麼抓我的評語來開刀,來炮轟和修理劇評者,而不是認真地看待這齣舞台劇哪一處可以改進呢?為什麼模糊焦點,甚至轉移視線?
我在這裡寫出我對此劇的意見,比起在那張簡陋的意見表來得更為罕貴。你一再「斷定」、「覺得」我什麼什麼,除了是盲目武斷、任意誣衊,簡直是強詞奪理和無理取鬧。
~佩君~
你說你話。。。我說我話。。。
爭持不下。。。
憤怒的火花。。。
又爲了什麽嘛。。。
算了吧。。。
忘了吧。。。
想聼就聼。。。不想就忘記。。。
人生不過數個轉折。。。
何必那麽執着。。。
一笑置之。。。
Hi there heZt,
You are such a great and smart critic! Please watch more plays and write more, we theatre workers wish to read from you anytime. Your writings are so refreshing and unique. Some of these chinese theatre supporters do not read seriously and can't even write better chinese. Knowledge is power but they don't have it.
I must tell you that you are WOW!
Cheers!
無名氏:
謝謝。我平日極少看舞台劇,但我見故我思。
若本地有什麼舞台劇,不妨留言提醒我,我也希望能從舞台劇得到更多啟發。
大家一起加油!
很意外看到你這篇評論,非常驚訝你對戲劇 作品這麼精銳的評論。 請繼續支持舞台劇 , 我相信所有思想成熟的舞台劇工作者 都熱切盼望象你這麼詳細的戲評。 我們不需要任何阿谀奉承,当 然我们什么也不是,没什么可供人献媚的。。。 我们需要观众最直接的感受,不需要同情,不需要摇尾乞求认同感。。。如果每个人对自己有 要求,我们的环境就有希望了。。。 如果有缘 分,真想认识你, 声明~我是一个她~
嗨~我也想发表意见
上面的个人意见都很有道理~各人总有各人的道理,说也说不清~所以呢,一部舞台剧在呈现的也是导演的想法和道理,你可以喜欢也可以不喜欢,非常主观~~
所以hezt就把意见提出来了~~其实真的很佩服hezt精锐的评论,也让李导演有省思的空间…反观别的人就有点好笑啦~好笑在什么地方咧?
就像我去MAMAK档吃东西,就算我多不喜欢吃都好,我离开时都要付钱啦,最多下一次不来这间MAMAK吧了~因为食物你已经叫了,味道都已经闻了,厨师好歹也流了几滴汗水、浪费了煤气等等的为顾客炒了这一碟食品…你不喜欢吃下次就不要来吃咯,可是你吃的东西还是要付钱啊,这是消费原则吧?(看到这里,有人想说“是他自己说可以退钱的!”对吧?~~大佬,不是酱没有品呱,你好歹也坐在里面吹了差不多两个小时冷气啦!)如果有人真的可以不顾脸皮的前去拿回门票钱的话,我是相当佩服他们的。
評得很好,也吵得很熱鬧,其實站在中立的立場來說,卻實不怎麼好看,當然我們也不該將它作太多的比較,這裡的劇場還太年輕,經不起批評打擊。這也是它可憐可悲之處。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