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遇過這種經驗?我遇過不少。當我來不及去擋開那伸手過來的手指時,我的手臂已感受到一個指尖的壓力。
「唓,都不硬的。」
這句話的壓力,肯定是最大的壓力,而且是一個大打擊。
你怎能用一個指尖去評斷別人的肌肉成效?肌肉的美與好是看整體比例與面積的,怎能是硬與軟如此粗淺的區別呢?
但是如何解釋這種道理,這是gym友的「難言之隱」。
●
從加入健身中心開始,我並不會常主動提及我是健身中心的會員。有時甚至到了刻意去隱瞞的地步。為什麼?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會擔心遇到以上的情況。
特別是一些外型亮麗但白痴智障的美眉或小姐女士們,當她知道你是gym友時,就會做測驗般地用一個指尖來測量,我會感覺到自己是魚攤上一條死魚任由搓扁來看有沒有生命力。這種任人魚肉的感覺會特別讓我抗拒──你在揩我豆腐?你是否會尊重別人的身體?
但是一般人不覺得有不妥,肌肉發達被視為是男性陽剛的炫耀品,男士們不介意成為話題下的消費品,更何況是目光下的消費品。
一般人對健身的概念是搞得錯誤了。身邊不少同事朋友,或是更廣泛來說是大馬的普羅大眾,以為健身就是健美,即是將身體的肌肉泵大,倒三角型的寬肩束腰的「大隻佬」,同時可以震動胸肌來做「震波」、「谷波」表演。
同時,那句香港80年代庸俗的追女仔電影裡的經典對白誤導蒼生:「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成為不少人對健身的刻板印象。以為有肌肉就是沒有頭腦。我到現在仍不明白這是什麼邏輯,難道四肢發達就等同于一個只有蠻力沒有腦力的莾夫?而要練就一身銅皮筋肉,沒有頭腦與一份念力是不行的。
許多人將筋肉男當作一種表演工具,滿身紮實,成為臭皮囊另一層糖衣包裝。我看過本地一個新車推介禮,請來兩隻乳牛來作開山闢海般地舉劍動作,這就是本地乳牛的窘境,本地是否有乳牛模特兒?在那雜誌的乳牛比賽中的乳牛都去了哪裡?只有一兩個闖出名堂後,也消聲匿跡。
在十多年前大馬的健美先生馬力諾,就是扮演這種角色,我印象中是拍那些蚊油廣告,迄今該牌子的蚊油還是使用乳牛來充當模特兒。
當我看到連光良或王力宏也操著自己的肌肉然而隨意展示著那並不亮眼的肌肉時,我知道這是同志的乳牛主義作祟,但細想下,就覺得可悲。為什麼一定要剝衣來展示自己的性感與男子陽剛氣味?
後來我觀察到香港的娛樂圈有真正搞肌肉去健身的影視明星等,大多都半紅不黑。唐文龍是美國留學回來的半唐番,他輸在身高,但贏在肌肉,但印象中他每齣電視劇都需要剝衣露肌。黃德賦走紅後,也是靠肌肉累積名氣。還有誰是肌肉男?──谷底王郭富城?木頭人方中信?咖哩菲莫家堯(恐怕沒有多少人知道他是誰了)、吳毅將(也沉底了)、王喜(曾經一時)還有…我也想不起,可真是屈指可數,少得可憐。
現在多了一個香港先生誕生出來的Rocky,看起來他那木納的演技,日後也不會有甚成就。
為什麼肌肉男在香港只能當花瓶而無法當紅?反觀歐美國家的娛樂圈阿貓阿狗都是乳牛一名,連韓國、寶萊塢的男星也是乳牛當道,偏偏香港的是中性男星稱霸,乳牛是稀有品種卻沒有物以稀為貴。
而大馬華社因受到港娛樂圈的影視文化影響很深,對健身概念認識之淺薄,與香港社會是否有些相通之處?如果香港多一些猛男乳牛影星,可能會對大馬中文圈子的華社百姓對健身有更高的認識。
不過,目前台灣等的娛樂圈不少新星等都是乳牛出身了,例如娘得出味的吳尊等,而韓流也吹得盛,只是這對于本地人,特別是那些小娃娃們是否認識到什麼是健身,我還是很懷疑。
●
除了對gym有一種無知的迷思以外,我也常碰見一種情況,就是以為去gym的,就是同志。
無錯,這是統計上可以成立的說法。然而gym裡也有不少直佬,與少數民族的metrosexual直佬,但我們只能說在gym裡有不少人是同志。
有一次我又被問到這問題。一位黃臉婆安娣同行對我說,「唷,你有玩gym的。gym裡有很多基佬的喎。」
在這種情況下是相當尷尬。姑且不論她是否知道我是同志,可是話題總會燒到自己身上。在這閉塞的社會裡,我們怎能隨便出櫃?更何況向這種無知少婦出櫃?但我又不想撒謊說些違背良心的話,難道否認自己是同志?我倒不想成為不誠實的人。
我那時回她:「是吧?我也不知道。」
她繼說,「你不怕基佬『kacau』(馬來文,意為「搞」)掉你?」
我聽後,又得扮起正經來,「不怕啊,我們是專心地gym,不會『搞搞震』。」
她又不甘心,似是要套出我一些口風出來,「你這樣去gym,不怕人家以為你是基佬啊?」
這種邏輯就是反智與不可理喻的了。我駁回她:「如果一個男人去秋傑路逛街,那麼他就是嫖客啊?」
她過後就不再搭話了。
你說,如果一名真的有興趣去做健身的直佬,就是因為身邊有類似這種三姑六婆的恐同症言論時,是否會讓他們打退堂鼓?
而這種恐同症與對健身的迷思,都是本地人對保健與保養方面的盲點。而現在大馬的健身院如雨後春荀,不少人加入健身中心是視為一種社會身份地位的提升,或是淪為社交聯誼俱樂部,他們是做口舌運動來指手划腳論人是非,多過動手動腳訓練肌肉。
不少人也以為去做gym就是減肥的萬能丹,就是改型塑造的靈藥,但這是看個人造化與自我紀律精神,在gym裡也有一批固定的滴油叉燒出現,常年到晚見到他們,年復一年再見他們,還是贅肉一圈圈。
我想,他們的脂肪是在健身中心裡風化成化石了,丟不了。
●
最近我的肌肉效果較為明顯了,有人說我「大隻」了。
另有一名長平公主女同事說,「看來你的胸大過我的胸了。」我只能哈哈大笑,難道真的剝衣來「對乳」比較印證?
同時,也有人問我是否攝取蛋白粉了,我說沒有,一切都是照舊。
事實上我只是有系統地加重訓練肩膀與三頭肌,或許這樣產生了一種錯覺。
所以我就利用了別人的迷思,來給自己創造一個裝飾的機會。當他們看到我的胸肌擴大時,事實上這就可以掩飾我的肚腩了。
當我的肩膀與手臂肌較為明顯時,人人才發覺我是gym友,但事實上我加入健身中心已有6年光景了,但之前的努力似乎都是蕩然,他們以為我是近來才加入而對肌肉變起魔術來。
只是練就肩膀,就給人整體擴大的感覺,只是多做胸肌推舉,別人就說「啊你的胸大了」,但是外人無法知道這種舉重訓練是耗去我多少的時間與精力、如何摧毀我既定的信念與想法,付出多少的努力才達到?
人人都是看表面來定美醜,短淺地思考做結論,只是靠視覺效果來評斷。我想,這是我健身以來迄今可以得到的啟示了。
●
所以,你說我還會否喜歡乳牛?
我依然喜歡。因為我也是凡夫俗子一名。只是我不會覺得這些乳牛的肌肉是高高在上而盲目追從,因為他們可練就到的肌肉,我也可以擁有。
我總記得那個人的說話:人總是要進階的。
然而,我覺得一隻乳牛的迷人處,應該是在于他們在健身時一種百折不撓的動力與信念──你要戒去美食的口癮、你要改變生活習慣、你要一次又一次地挑戰自己舉重來摧毀與重建肌肉,這都是值得敬佩之處。
但是在床上觸摸這些乳牛時是否真的有快感?這又是另一回事了。
健身只是滿足自己內心里一燭火舌般慾望,這股慾望可能會燃燒著自己,但不一定是就能燃亮了所有的希望。
所以,現在我並沒有利用我這幅身體去真正地去找尋另一半。即使是有吸引力,也只是寄生在視覺上給予的想像力而已,我還記得熙哲說,「我想念你寬闊的胸膛,還有你美麗的那話兒。嘻嘻。」
但那是真正的我嗎?
●
現在只有他人在主動提問,以確認式的方式來詢問我是否去健身中心時,我才會勉強地,也會百感交集地答「是」。